地僻尘埃少,豪家莫笑贫。
林亭长在目,杖屦不离身。
阅古书盈架,防讥粟满囷。
朝中及我者,能有几何人。
地僻尘埃少,豪家莫笑贫。
林亭长在目,杖屦不离身。
阅古书盈架,防讥粟满囷。
朝中及我者,能有几何人。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满足现状的心境。"地僻尘埃少,豪家莫笑贫"一句,说明诗人居住在偏远的地方,生活简单,不受世俗富贵之家的嘲笑,因为他并不以物质财富为荣。这反映出诗人超然物外的高洁品格。
"林亭长在目,杖屦不离身"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林中亭阁是他的常游之地,而手中的拐杖和鞋履则是他随身携带的简单生活用品。这两句传达了一种隐逸自适的生活态度。
"阅古书盈架,防讥粟满囷"表明诗人热爱阅读古籍,知识渊博,同时也在物质上做好了准备,以防不时之需。这里的“防讥”可能是指通过积累粮食来应对外界的非议或困难。
"朝中及我者,能有几何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官场而又不愿过度追求功名的态度,他似乎在询问,在朝堂之上真正理解和接纳他这种个性的,又有多少人。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示,展现了他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与满足。
雨过山居竹色新,荜门松户面嶙峋。
锦囊缃帙联佳客,玉节青骢忆远人。
蓟北乌啼官舍晚,江南莺啭故园春。
萧条万里俱华发,月落西窗入梦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