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扫冬林下,闲持未遍经。
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庭。
旧叶云千里,生涯水一瓶。
还应觅新句,看雪倚禅扃。
去扫冬林下,闲持未遍经。
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庭。
旧叶云千里,生涯水一瓶。
还应觅新句,看雪倚禅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山林图景。开篇“去扫冬林下,闲持未遍经”,诗人在冬天的林中散步,将手中的禅经随意翻阅,但并未认真研读。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悠然心境,也透露出对佛学的淡泊与探求。
接着“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庭”,由于山势不高,便在山中凿出窗户,以便于夜晚时能容纳清辉的月亮。同时也开阔了庭院,让月光更好地洒满整个空间。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和改造,以及对静谧生活情趣的追求。
“旧叶云千里,生涯水一瓶”则是对冬日景物的描绘。古老的树叶在远方飘散,如同云一般,而山涧中的清泉,也仅够装满一瓶。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细微之处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微妙之美的感受和体验。
最后,“还应觅新句,看雪倚禅扃”,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冬日山中,对新的诗句的探求与期待,同时也描绘了一幅看雪景象,手持禅关(门扉)的画面。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诗艺创作的不懈追求,也反映出对禅学静修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山林中细腻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和佛学之道的深刻感悟。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无边香色。记涉江自采,锦机云密。
剪剪红衣,学舞波心旧曾识。
一见依然似语,流水远、几回空忆。
看□□、倒影窥妆,玉润露痕湿。闲立。翠屏侧。
爱向人弄芳,背酣斜日。料应太液。
三十六宫土花碧。
清兴凌风更爽,无数满汀洲如昔。
泛片叶、烟浪里,卧横紫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