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素丝无染尘,温温良玉不知珉。
长安为客俄十载,与子结交同一身。
杂学尽通还尽弃,数朝相隔倍相亲。
村醪著水镫生雾,陋室相从更几人。
皎皎素丝无染尘,温温良玉不知珉。
长安为客俄十载,与子结交同一身。
杂学尽通还尽弃,数朝相隔倍相亲。
村醪著水镫生雾,陋室相从更几人。
这首诗以皎洁的素丝和温润的美玉为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杏村深厚的情感纽带。"皎皎素丝无染尘"象征友情纯洁如玉,不受世俗污染;"温温良玉不知珉"进一步强调了对方的品质高洁。诗人感叹在长安漂泊十年,与李杏村的友谊如同一体,无论经历多少变迁,感情愈发深厚。
"杂学尽通还尽弃"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但两人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并未因此减少。"数朝相隔倍相亲"表达了即使长时间分离,他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最后,诗人想象在简陋的环境中,二人共享粗茶淡酒,相伴寥寥,更显友情的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间的情谊。
鹃魄长愁。几惊涛溯夕,梦雨飘秋。
旧香囊麝散,蜕迹碗鱼留。三山依约有青邱。
但丛干环花宫翠浮。江南好,似月下、佩环归又。
回首。真负负。山枕药炉,合教郎消受。
寄臆微波,导踪灵峤,终算玉人情厚。
痴念重泉卜他生,寸丝难断冰心藕。
霜宵寒、步楸阴,袜凤知否。
儒邪禅邪,波澜莫二。绝涧断潢,孰知其意。
我尝问之,石农之隈。笑而不答,彼何人哉。
云中一鹤,摆落华芬。浩然天放,置丘壑中。
儒邪禅邪,糟粕已夫。吾师丈人,田水可娱。
水流花开,水穷云起。于传有之,知者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