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嗟垒巢燕,虽巧无深见。
修营一个窠,往复几千转。
双飞碧水头,对语虹梁畔。
身缘觅食疲,口为衔泥烂。
驱驰九夏初,方产巢中卵。
停腾怕饥渴,抚养知寒暖。
怜惜过于人,衔虫喂皆遍。
父为理毛衣,母来将食饘。
一旦翅翼成,分飞不相管。
世有少智人,恳力忧家眷。
男女未成长,颜色已衰变。
燕子燕子听吾语,随时且过休辛苦。
纵使窠中千个儿,秋风才动终须去。
世人世人不要贪,此言是药思量取。
饶你平生男女多,谁能伴尔归泉路。
伤嗟垒巢燕,虽巧无深见。
修营一个窠,往复几千转。
双飞碧水头,对语虹梁畔。
身缘觅食疲,口为衔泥烂。
驱驰九夏初,方产巢中卵。
停腾怕饥渴,抚养知寒暖。
怜惜过于人,衔虫喂皆遍。
父为理毛衣,母来将食饘。
一旦翅翼成,分飞不相管。
世有少智人,恳力忧家眷。
男女未成长,颜色已衰变。
燕子燕子听吾语,随时且过休辛苦。
纵使窠中千个儿,秋风才动终须去。
世人世人不要贪,此言是药思量取。
饶你平生男女多,谁能伴尔归泉路。
这首诗以燕子为喻,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沉重负担。诗人通过描绘燕子辛勤劳作、养育后代的过程,展现了生命的艰辛与付出。燕子在夏日辛勤筑巢、觅食、喂养幼鸟,直到秋季来临,不得不面对与子女分别的命运。这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也暗含了对人类社会中家庭责任与情感纽带的思考。
诗中提到“少智人”对家庭的过度忧虑和贪婪,与燕子的无私奉献形成鲜明对比,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适时放下不必要的忧虑,认识到生命中的重要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更在于与亲人的相处和情感的维系。结尾处的“饶你平生男女多,谁能伴尔归泉路”,更是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相聚的珍贵,鼓励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重视亲情与和谐的家庭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咏志,寓言深远,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唐代文学中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草色沐新雨,绿润如得意。
披拂欲生烟,苒苒著巾袂。
天涯各芳春,秦吴千万里。
故人攀桂枝,今夕念游子。
长风吹月来,影碎竹间牖。
良宵坐窘束,愧我尘外友。
平生烟霞兴,硉兀上南斗。
颇亦契三三,未省计九九。
迷涂入簿领,乡心几回首。
嗟予季行役,舟拂涨溪柳。
凌晨双鹊鸣,玩占得无咎。
何当从汝去,履綦寻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