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在罗浮紫翠重,不知身亦老人峰。
仙人自古多为石,黄石生时是赤松。
汝在罗浮紫翠重,不知身亦老人峰。
仙人自古多为石,黄石生时是赤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仙境之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罗浮紫翠”、“身亦老人峰”、“仙人自古多为石”、“黄石生时是赤松”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
“汝在罗浮紫翠重”,开篇即以“罗浮”这一著名的道教圣地为背景,用“紫翠”二字描绘出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不知身亦老人峰”,则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思考,仿佛在探索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增添了一层哲学意味。
接下来,“仙人自古多为石”,通过将仙人与石头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仙人的不朽与永恒,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和时间的流逝。最后,“黄石生时是赤松”,以“黄石”与“赤松”相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间的和谐共生,也隐含着对生命循环与变化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存在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醉走白云来,倒提铜尾秉。
引个碧眼奴,担著独壶瘿。
自言秦世事,家住葛洪井。
不读黄庭经,岂烧龙虎鼎。
独立都市中,不受俗人请。
欲携霹雳琴,去上芙蓉顶。
吴牛买十个,溪田耕半顷。
种秫酿白醪,总是仙家境。
醉卧松荫下,闲过白云岭。
要去即便去,直入秋霞影。
手把武夷竹,江山满吾目。
落花称意红,芳草无心绿。
双涧泻翠璚,群山断苍玉。
青林隐成帷,碧洞深如屋。
烟锁花间猿,雨惊岩下鹿。
药炉埋白云,丹井浸枯木。
虎岫耸锦屏,龙湫喷银粟。
晋人陆修静,于此曾卜筑。
饥则饵嫩松,寒则披老槲。
惠远同种莲,渊明共采菊。
当年学阿弥,飞神到天竺。
旧有晒药台,荆棘蔽幽谷。
旧有朝元石,雾霭笼飞瀑。
园桃晓猿攀,庭柏夜鹤宿。
何人建琳宫,先生留宝躅。
铁板时敲茶,铜钟晓唤粥。
冠褐霭锵锵,车马来仆仆。
巨壑有鱼飞,寒池足鸦浴。
天高星斗寒,更深鬼神哭。
到此风骨清,直欲骑黄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