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翠森森满画屏,凤毛如织长初成。
月明绕屋惊飙动,彷佛蛟龙作雨声。
浓翠森森满画屏,凤毛如织长初成。
月明绕屋惊飙动,彷佛蛟龙作雨声。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题为《文与可墨竹》,描绘了文与可笔下墨竹的生动景象。诗中以浓密的翠绿竹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生长的勃勃生机。诗人运用“凤毛如织”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竹叶的繁茂与排列之有序,仿佛凤凰的羽毛般精致而富有层次。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夜晚的竹林,月光洒落,竹影婆娑,微风拂过,竹叶轻轻摇曳,似乎能听到蛟龙在远处作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墨竹的自然之美,也赋予了竹林以生命和情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文与可艺术造诣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金幼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声词,使得诗句既具画面感又富于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横浦亦何好,人烟眇荒墟。
所以常闭门,九年唯读书。
余幼好奇服,玉佩而琼琚。
念往复推来,薰然乐有馀。
客有不知者,笑我长勤渠。
目昏心则莹,道腴形自枯。
千载陶渊明,箪瓢常晏如。
譬彼鸡绣群,有此海鹤孤。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
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
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