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秣陵秋况·其一》
《秣陵秋况·其一》全文
明 / 区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蹉跎谁复问长安,九陌花光梦里看。

邦禁自宽愁酷吏,史宬多阙借稗官。

风流异代仍归晋,月旦何心冀识韩。

清誉几人终惠好,楚江回首溯鸡坛。

(0)
鉴赏

这首诗《秣陵秋况(其一)》由明代诗人区怀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首句“蹉跎谁复问长安”,以长安象征古代繁华与历史,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当下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无奈。接下来的“九陌花光梦里看”一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以花光比喻繁华景象,暗示在梦中才能寻觅到往日的荣华。

“邦禁自宽愁酷吏”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特别是对严苛官员的批判,表达了对公正与仁慈的渴望。“史宬多阙借稗官”则进一步指出正史的缺失和民间传说的重要性,强调了民间记忆对于历史记录的补充作用。

“风流异代仍归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晋代风流人物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不同时代间精神传承的思考。“月旦何心冀识韩”则是对知音难遇的感慨,韩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人物或理想中的知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理解的呼唤。

最后,“清誉几人终惠好,楚江回首溯鸡坛”两句,总结了全诗的情感,一方面表达了对高尚声誉的追求与珍惜,另一方面则通过楚江与鸡坛的意象,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区怀年
朝代:明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和剡宰二首·其二

点数诗流一唯阿,胸中星斗想森罗。

新篇莫浪传红粉,堪与朱弦荐咏歌。

(0)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其五

我公得入如来室,心镜常明不用磨。

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0)

水调歌头.排遍第五

凤凰钗、宝玉凋零。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

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

醉眠人、醒来晨起,血凝螓首,但惊喧,白邻里、骇我卒难明。

思败幽囚推究,覆盆无计哀鸣。

丹笔终诬服,圜门驱拥,衔冤垂首欲临刑。

(0)

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固非所吝会即赴官岭表度难自随还以授之副之古风

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

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

画画清脩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

幻尽岁寒姿者天,吾宗所幻天相似。

溪边照水周逸民,檐下横窗晋诗人。

胸次还馀墨外墨,笔端更写真中真。

把南金报犹轻议,举赵璧归非厌嗜。

只今随牒广之南,彼大庾山吾画笥。

(0)

郭熙画图四咏.冬云密雪

湖玉幻山浊界,羞将遮肉眼,清都赢得破天颜。

公收点墨轻丸玫,燠馆凉台侑诗酒。

肆观群有抱寒根,似我身心退闲后。

(0)

和富阳陈大夫祷雨有感韵·其二

刑鹅瓮蜥敬祈秋,要解宵衣旰食忧。

天上大方张掣电,地中雷已起蟠虬。

雾雹黄长尧天水,䆉稏青连郑非蛮。

告违只上加餐祝,更祝俸馀归买山。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