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态今无似,其如五不堪。
日高暝子舍,夏至拥春衫。
病后诗情苦,潮来水味咸。
亲交时问讯,裁报只空函。
故态今无似,其如五不堪。
日高暝子舍,夏至拥春衫。
病后诗情苦,潮来水味咸。
亲交时问讯,裁报只空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充满了对日常琐事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首联“故态今无似,其如五不堪”,诗人感叹自己病后的状态与以往大相径庭,五脏六腑似乎都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病痛带来的巨大变化。
颔联“日高瞑子舍,夏至拥春衫”,描述了病中生活的单调与无奈。日光渐高,却只能在昏暗中度过,仿佛时间停滞不前。夏至已过,却还穿着春天的衣服,暗示季节更迭而自己仍无法适应或行动自如,流露出一种被时间遗忘的孤独感。
颈联“病后诗情苦,潮来水味咸”,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病后,原本富有诗意的生活变得苦涩,如同海水的咸味,既是对身体不适的比喻,也是对心灵创伤的象征。诗人的创作灵感似乎也因病痛而枯竭,情感表达变得沉重而艰难。
尾联“亲交时问讯,裁报只空函”,表达了亲友间的情感交流与现实的落差。尽管时常有人关心询问,但回复的信息却往往只是空洞的问候,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或支持。这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困境中的无力感,也反映了社会关系在特定情境下的脆弱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与外界联系的微妙变化,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