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无梦归天台》
《送张无梦归天台》全文
宋 / 张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学道探玄务谷神,薜衣疏野见明君。

暂来北阙利名地,归去旧山鸾鹤群。

洞壑深藏尘外士,冠裳不系岭头云。

赤城千仞幽居处,夜籁秋猿枕上闻。

(0)
注释
学道:研习道术。
玄:深远、神秘。
薜衣:古代隐士常穿的植物编织的衣服。
明君:指贤明的君主或理想中的圣人。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鸾鹤:象征高洁的鸟,常用来比喻隐士。
洞壑:深深的山谷。
冠裳:古代官员的服饰。
赤城:山名,这里指隐居之处。
籁:自然的声音。
秋猿:秋天的猿猴叫声。
翻译
研习道术追求深远的谷神,身披薜荔衣裳在野外遇见明君。
暂时来到朝廷名利之地,回归山林与鸾鹤为伍。
隐士深居于幽深的洞壑,官帽官服不沾世俗尘埃。
居住在赤城千仞高的僻静之处,夜晚能听到山中猿猴的秋声入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复创作的《送张无梦归天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首句“学道探玄务谷神”表明张无梦将要踏上修炼道法、探求玄妙之旅,寻找心灵的皈依。第二句“薜衣疏野见明君”则是对张无梦的赞誉,将其比作明君,意味着他的德行和智慧如同照亮大地。

第三句“我暂来北阙利名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短暂来到京城,为了名声而至,而“归去旧山鸾鹤群”则是对张无梦归隐山林,与仙鹤为伴的向往。

第四句“洞壑深藏尘外士”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深山的生活状态。第五句“冠裳不系岭头云”则是说服饰也不再拴系于现实世界,而是随着山中的云烟飘逸。

最后两句“赤城千仞幽居处,夜籁秋猿枕上闻”描述了张无梦归隐后的生活环境——位于高耸的赤城之中,以及在夜深人静时能听见远处猿啼的声音,这些都是对他归隐后自然与灵魂交流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张无梦归隐生活的美好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复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睡起

睡起行吟日过午,葛巾芒屩水云间。

虎头食肉非吾事,要与图南分华山。

(0)

代孙太守自题沱西别业次刘东山先生韵兼酬东山

黄鹂未比谢家庄,绿野还连晋国堂。

亭榭寥寥看市远,江湖渺渺接天长。

摲过高士蓬三径,喜望佳人水一方。

安石他年如未起,赋归应许共徜徉。

(0)

鲁连

仲连初历国,排难能解纷。

飞书下燕将,立谈却秦军。

不受万户侯,长揖千乘君。

始称天下士,终为海上民。

(0)

京口即事

行尽东风爱日长,京江风日似钱塘。

望知酒旆心先醉,吟对花枝句亦香。

浪里金山妨短屐,云边铁瓮倚危樯。

长安到此三千里,更拟扬舲过楚湘。

(0)

幽兰

幽兰敷紫茎,罗列生堂基。

踰时君不采,隔情当怨谁。

(0)

贺徐原一亚卿得双生子

画堂俯通逵,佳气日葱茜。

襁褓忽双生,彷佛蚌珠见。

凭谁分伯仲,婉娈如一面。

主人廊庙姿,慷慨济时彦。

及此熊罴祥,那觉鬓丝变。

升升骐骥种,采采芣苢眷。

坐令阀阅家,远迩一惊羡。

纷纭会汤饼,箫管动庭院。

末由充贺宾,追逐叨一面。

为赋瓜瓞篇,迂迟笑衰倦。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