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东风爱日长,京江风日似钱塘。
望知酒旆心先醉,吟对花枝句亦香。
浪里金山妨短屐,云边铁瓮倚危樯。
长安到此三千里,更拟扬舲过楚湘。
行尽东风爱日长,京江风日似钱塘。
望知酒旆心先醉,吟对花枝句亦香。
浪里金山妨短屐,云边铁瓮倚危樯。
长安到此三千里,更拟扬舲过楚湘。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京口即事》描绘了诗人游历京口(今江苏镇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行尽东风爱日长”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东风和煦,阳光漫长,仿佛时间都因美景而延长。接下来的“京江风日似钱塘”将京口的风光与杭州的钱塘江景色相提并论,暗示两地风光的相似。
“望知酒旆心先醉”写诗人远远看到酒旗招展,心中已先被美酒吸引,流露出对醇香美酒的期待。诗人“吟对花枝句亦香”,在欣赏花枝的同时,诗句也仿佛带着花香,足见其诗才横溢,心境愉悦。
“浪里金山妨短屐”一句,金山指镇江的金山寺,诗人漫步江边,却被金山美景所吸引,连行走都似乎忘记了鞋履的舒适。“云边铁瓮倚危樯”则描绘了镇江城附近的铁瓮城,它屹立于云边,倚靠在高高的桅杆旁,显得雄伟壮观。
最后两句“长安到此三千里,更拟扬舲过楚湘”表达了诗人对更远方的向往,虽然离长安已有三千里的距离,但仍计划乘船继续南下,经过楚湘之地,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胸怀和对未知旅程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口的风土人情,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旅行之乐。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