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常恨造门疏,觌面真如得异书。
昔年丹笔勘阁本,此日海邦题坐舆。
幸接好音闻正始,岂惟妙句突黄初。
道山学士来车骑,还使林僧识佩鱼。
屏居常恨造门疏,觌面真如得异书。
昔年丹笔勘阁本,此日海邦题坐舆。
幸接好音闻正始,岂惟妙句突黄初。
道山学士来车骑,还使林僧识佩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伋所作的《奉酬洪景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洪景伯见面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学问交流的期待。首句“屏居常恨造门疏”写出了诗人平时独处时对朋友来访的渴望,相见如同得到珍贵的书籍一般。次句“觌面真如得异书”进一步强调了与友人面对面交谈的难得和喜悦。
第三句“昔年丹笔勘阁本”回忆过去共同校勘书籍的经历,显示出两人深厚的学术友谊。第四句“此日海邦题坐舆”则将场景扩展到海外,凸显出洪景伯的非凡身份和此次相聚的特殊性。
第五句“幸接好音闻正始”表达了对友人带来正直言论的欢迎,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思想共鸣。第六句“岂惟妙句突黄初”赞美洪景伯的才华,认为他的诗句甚至超越了早期文学的高峰。
最后一句“道山学士来车骑,还使林僧识佩鱼”以形象的比喻,描绘洪景伯的到来如同学者驾临,连隐居的僧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威仪,表达了对洪景伯的敬仰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描绘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友情的珍视。
我生四十载,赁屋苕溪皋。
寸土非我有,愧彼墙上蒿。
蝎来走秦陇,旅舍悲寂寥。
安知万里外,享此堂宇高。
暖日辉重檐,微风通疏寮。
白翻一渠水,翠拂千柳条。
谁为经营之,大将拥节旄。
高牙罗壮士,广厦留吾曹。
平生九九术,宁足虚席招。
正当自隗始,适馆多英髦。
公家西子湖,百顷堆烟涛。
楼台亦未起,惜哉戎马劳。
侧想功成归,岸帻湖上桥。
访公话西事,一系苕溪桡。
阿城富蔬果,薄采堪盈筐。
手足劳有获,食之尤味长。
我既居此屋,堂户生辉光。
还乞数亩地,树艺屋之旁。
引水别筑渠,垒土旋成墙。
帐下貔虎士,畚锸十日忙。
默计斯圃成,耒耜我手将。
人苋紫成列,兔葵青分行。
豆棚接瓜架,络纬鸣宵凉。
在昔英雄人,闭户时晦藏。
辛苦学种菜,猛志仍飞扬。
我固非其徒,聊辟蓁芜荒。
力耕无寄托,实事求充肠。
赋命况穷薄,福泽宜自量。
终朝饱鱼肉,无乃天所殃。
我郡勤育蚕,亦复识其方。
父老倘顾问,尚能言种桑。
《朗公节帅为余营室阿城之旁筑圃数亩以资种菜作此奉谢》【清·施补华】我生四十载,赁屋苕溪皋。寸土非我有,愧彼墙上蒿。蝎来走秦陇,旅舍悲寂寥。安知万里外,享此堂宇高。暖日辉重檐,微风通疏寮。白翻一渠水,翠拂千柳条。谁为经营之,大将拥节旄。高牙罗壮士,广厦留吾曹。平生九九术,宁足虚席招。正当自隗始,适馆多英髦。公家西子湖,百顷堆烟涛。楼台亦未起,惜哉戎马劳。侧想功成归,岸帻湖上桥。访公话西事,一系苕溪桡。阿城富蔬果,薄采堪盈筐。手足劳有获,食之尤味长。我既居此屋,堂户生辉光。还乞数亩地,树艺屋之旁。引水别筑渠,垒土旋成墙。帐下貔虎士,畚锸十日忙。默计斯圃成,耒耜我手将。人苋紫成列,兔葵青分行。豆棚接瓜架,络纬鸣宵凉。在昔英雄人,闭户时晦藏。辛苦学种菜,猛志仍飞扬。我固非其徒,聊辟蓁芜荒。力耕无寄托,实事求充肠。赋命况穷薄,福泽宜自量。终朝饱鱼肉,无乃天所殃。我郡勤育蚕,亦复识其方。父老倘顾问,尚能言种桑。
https://shici.929r.com/shici/xci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