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通寺晓望同李南强僧迹删》
《大通寺晓望同李南强僧迹删》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精神与天阔,磅礴一为探。

昨夜蛟螭斗,寒烟不落潭。

渡无羊跨五,笑有虎溪三。

郁郁馀灵气,衣冠仍在南。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通寺清晨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精神与天阔,磅礴一为探”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天空相融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磅礴气势的探索与向往。

接着,“昨夜蛟螭斗,寒烟不落潭”两句,通过想象中的蛟龙与螭兽争斗的场景,以及寒烟在潭面上飘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自然界的动态与静谧并存之美。

“渡无羊跨五,笑有虎溪三”则运用了典故,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通过“无羊跨五”和“虎溪三笑”的故事,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隐喻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郁郁馀灵气,衣冠仍在南”两句,以“郁郁”形容山林间的生机勃勃,暗含着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馀灵气”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衣冠仍在南”则可能寓指文化传承或历史记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情追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十三纺车

蚕月必纺绩,丝车方挑掷。

灯下络纬鸣,林端河汉白。

纤缕自有绪,虚轮运无迹。

腕手已为劳,谁经用刀尺。

(0)

叔治遗草虫枕屏

世传毗陵画,妙绝僧居宁。

不为权贵逼,所与乃忘形。

英机三尺素,落笔酒未醒。

忽为双飞蜂,忽就一蜻蜓。

螳螂相拒立,促织如可听。

蚣蝑与蝼蝈,行跃势未停。

竹蝉及鬼蝶,飘飘翻翅翎。

蚊虻亦具体,纤悉皆可名。

广宗潘叔治,持作枕间屏。

我行因以赠,益见双眉清。

(0)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云低未成雪,寒气已侵席。

冻醪倾白浊,乾果列紫赤。

风微时破面,亭敞宜张帟。

来望野兴通,古城何额额。

邀射弓钧开,破的剪羽白。

助中声喧呼,不觉屡倾帻。

醉惊一发功,谁许百金易。

非等将帅能,聊将宾友适。

中酒作暴谑,心亲语多剧。

吾侪固不羁,安可限常格。

去忌无俗流,起酌惊臧获。

八龙观诸韩,头角相戢迫。

参差玉峰前,爱慕不知夕。

谁嗟短景移,能使吝情释。

为贺主人翁,贤甥无久隔。

此会举世稀,频频奚所惜。

(0)

拟陶潜止酒

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

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

次诵止足言,行当止田里。

田里止谁亲,止乐山水美。

既止何所助,唯酒与止喜。

以言止不止,未必止为是。

止酒傥不瘳,枉止徒可耻。

止亦随化迁,不止等亦死。

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0)

别后寄永叔

前日辞亲泪,又为别友出。

愁极反无言,欲言词已窒。

荷公知我诗,数数形美述。

兹道日未堙,可与古为匹。

孟卢张贾流,其言不相昵。

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而于韩公门,取之不一律。

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

窃比于老郊,深愧言过实。

然于世道中,固且异谤嫉。

交情有若此,始可论胶漆。

(0)

初闻蛙

朝开南篱梅,暮闻北池蛙。

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只畏草叶长,其下可隐蛇。

游子且勿行,科斗成虾蟆。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