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文通西归》
《喜文通西归》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每记江头举别觞,别来如昨几炎凉。

年华莫问当时水,鬓发皆添近日霜。

伏枥已甘常蹭蹬,凌云犹滞远翱翔。

羡君标韵终萧洒,恰是花开到故乡。

(0)
鉴赏

这首诗《喜文通西归》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每记江头举别觞,别来如昨几炎凉。”开篇即以“举别觞”这一动作,勾勒出离别时的情景,而后句“别来如昨几炎凉”,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巧妙融合,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变迁。

颔联“年华莫问当时水,鬓发皆添近日霜。”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概念,以“年华”与“当时水”相对照,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无奈;“鬓发皆添近日霜”则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岁月在人身上的痕迹,既感伤又现实。

颈联“伏枥已甘常蹭蹬,凌云犹滞远翱翔。”转而抒发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切与理解。前一句“伏枥已甘常蹭蹬”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虽处逆境却能坦然接受的赞赏;后一句“凌云犹滞远翱翔”则以“凌云”喻志向高远,但“滞远翱翔”则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与思考。

尾联“羡君标韵终萧洒,恰是花开到故乡。”收束全诗,以“羡君”表达对友人风度与气节的钦佩,“标韵终萧洒”强调了友人的高洁与洒脱;“恰是花开到故乡”则以花开象征友人归乡的喜悦与圆满,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回归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友情与理想的赞美,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吕陶作为宋代文人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闻有衣冠附伪命者

义分元无守,跳梁遂不臣。

美新应有赋,思汉定何人。

晚景嗟逢此,孤忠尚欲伸。

君王在灵武,日伫靖风尘。

(0)

和黄南嘉相贺

贼马凭凌势怒号,铁衣夜挂映征袍。

谨严甲士方超距,森索妖星绝绎骚。

横槊赋诗虽昔事,枕戈待旦敢徒劳。

公诗一洗烟尘气,愧甚横行不鼓刀。

(0)

再答前韵二首·其一

不裘而暖得横披,绝叫西昆不复诗。

耸入山容成紫障,暖回玉糁缀繁枝。

从知公有青云士,聊欲文成黄绢辞。

但得锦囊风月在,胸中佳处未妨痴。

(0)

台城杂诗七首·其二

老境光阴怯雨霜,怕寒窒隙似猜防。

养生饱悟风中烛,卜宅闲寻肘后方。

明世渔樵终混迹,故山猿鹤怨循墙。

天台肯约它年隐,半岭松风殷夜床。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八

秋色遂将半,游云时淡浓。

水光影䆉稏,秀色增芙蓉。

斸地种三径,钩窗来五峰。

新晴何以卜,一意听晨钟。

(0)

题禁中黄石榴二首·其二

安石开花比御衣,绉红繁绿不能奇。

上林别有娇黄贵,如剪冰绡衬玉肌。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