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背风迎雨流珠滑。
轻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背风迎雨流珠滑。
轻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诗人以双溪月的清光照耀着两片荷叶为背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荷叶之间尚未并蒂的情状和它们自然生长的状态。"背风迎雨流珠滑",进一步描绘了荷叶在风雨中摇曳生姿,露珠晶莹剔透的景象。
"轻舟短棹先秋折",诗人借轻舟短桨暗示时光流转,秋天已至,同时也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两句"烟鬟未上,玉杯微缺",将荷叶比作女子的发髻和玉杯,形象地表达了荷叶的秀美姿态,以及岁月悄然带来的些许缺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比喻,展现了荷叶的韵味,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和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
两桨春柔,重闉夕远,尊前几日惊鸿影。
不道琼箫吹彻,悽感平生。忍伶俜。
杳杳蘅皋,茫茫桑海,碧城往事愁重省。
问讯寒山,可有无限伤情。作钟声。
换尽垂杨,只萦损、天涯丝鬓。
那知倦后相如,春来苦恨青青。楚腰擎。
抵而今消黯,点检青衫红泪,夕阳衰草,满目江山,不见倾城。
堕叶红腴,疏苔绿倦,年华轻换筝柱。
玉病禁秋,花娇媚晚,烛底鬓添凉雾。
缥缈惊鸿影,似乍见、春风前度。
暗怜舞褪丝杨,镜中消瘦眉妩。苏小芳颜认否。
甚油壁归来,偏恨迟暮。
带眼移香,琴心记梦,铅泪也无重数。
寒雨连江夜,莫更把、琵琶低诉。
明日相思,峭帆还挂愁去。
越阡度陌。凉云下芜城,一例萧索。
故山可隐,名园有主,不闻残角。倾襟未恶。
更消受青尊酒薄。试重歌、蓝田辋曲。冷句写寂寞。
回首芳林晚,读书弦诗,少时行乐。
剪灯细雨,剩檐花、向人徐落。
燕到淮南,者门巷年年记著。
弄扁舟,却问野水赋旧约。
瑶流自碧。
便作就、可怜如许秋色,只是烟笼水冷,后庭歌歇。
帘波澹处留人影,袅西风、数声长笛。
彩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念旧事,沉吟省识。
问曾照当年,惟有明月。拾翠汀洲,密意总成萧瑟。
秦淮万古多情水,奈而今、秋燕如客。
望中何限,斜阳衰草,大江南北。
乱峰唤客,引幽筇藓步,飞上空翠。
旧赏林亭,更暝蹋,到地秋声红碎。
裂壁通樵,崩厓辟鸟,风谷铿环佩。
斜阳屏画,舞枫欲共天醉。
别有石灶松烟,半坳云乳,泻连筒珠缀。
滴尽吴根,怕化作、一匊沧波残泪。
岩迹台荒,湖光镜冷,秋思生高袂。
灵扃何许,雨花夹磴飘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