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峰唤客,引幽筇藓步,飞上空翠。
旧赏林亭,更暝蹋,到地秋声红碎。
裂壁通樵,崩厓辟鸟,风谷铿环佩。
斜阳屏画,舞枫欲共天醉。
别有石灶松烟,半坳云乳,泻连筒珠缀。
滴尽吴根,怕化作、一匊沧波残泪。
岩迹台荒,湖光镜冷,秋思生高袂。
灵扃何许,雨花夹磴飘坠。
乱峰唤客,引幽筇藓步,飞上空翠。
旧赏林亭,更暝蹋,到地秋声红碎。
裂壁通樵,崩厓辟鸟,风谷铿环佩。
斜阳屏画,舞枫欲共天醉。
别有石灶松烟,半坳云乳,泻连筒珠缀。
滴尽吴根,怕化作、一匊沧波残泪。
岩迹台荒,湖光镜冷,秋思生高袂。
灵扃何许,雨花夹磴飘坠。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天平山白云亭上观赏晚景的经历,通过“乱峰唤客”、“飞上空翠”的描绘,展现出山势峻峭、景色秀美的画面。词中“旧赏林亭”、“秋声红碎”表达了对往昔游赏的记忆,而“裂壁通樵”、“崩厓辟鸟”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雄奇与生机。
“石灶松烟”、“云乳泻连筒”写出了山间的静谧与仙气,暗示了寻访隐士的意趣。“滴尽吴根”则寓言了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岩迹台荒”、“湖光镜冷”描绘了秋日的凄清,而“秋思生高袂”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深沉思索。
最后,“灵扃何许”以疑问收束,表达了对远公石屋的向往和未能寻得的遗憾,以及“雨花夹磴飘坠”所营造的寂寥氛围,整体上给人以悠远、宁静而又略带感伤的审美体验。郑文焯的词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清词的婉约之美。
万类分歧途,心为不羁马。
衔勒一以缓,顿辔若襄野。
塞阱杜其几,蔽明义已下。
见好思则迁,觼軜不可把。
素衣倏染缁,康庄终焉舍。
哲人懔朽索,养之以欲寡。
顾其驰骛念,犹同金在冶。
朱君防衔撅,御以风与雅。
科斗辨周鼎,雷回罗商斝。
峄山秋访碑,漳台春寻瓦。
竹窗炉熏清,摩挲日陶写。
世无九方歅,谁学古人者。
兹譬鸣和鸾,协采齐肆夏。
昔为江汉游,悔未结汐社。
徒令望晴川,思君如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