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月栖寒,朔猋觉梦,满阶枯翠冥冥。
暮鸦盘未,空际了无声。
霏过一回晴雪,瘦筠萧、槭也愁醒。
忆琴外,玉梅同调,寄语细丁宁。倚阑。
人去后,枝摇琼屑,冷透疏棂。
问平安谁报,依旧亭亭。
横抹苍寒不断,尽幽绝、好绘丹青。
增惆怅,春风鸾尾,知更怆吟情。
薄月栖寒,朔猋觉梦,满阶枯翠冥冥。
暮鸦盘未,空际了无声。
霏过一回晴雪,瘦筠萧、槭也愁醒。
忆琴外,玉梅同调,寄语细丁宁。倚阑。
人去后,枝摇琼屑,冷透疏棂。
问平安谁报,依旧亭亭。
横抹苍寒不断,尽幽绝、好绘丹青。
增惆怅,春风鸾尾,知更怆吟情。
这首《满庭霜·题雪竹画帧为崔劭方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张慎仪所作,以描绘雪竹画面引发的情感抒发为主要内容。诗人通过"薄月栖寒,朔猋觉梦",描绘出一幅寒冷冬夜的画面,月光微弱,北风吹过,仿佛带来梦境般的凄凉。接着,"满阶枯翠冥冥,暮鸦盘未,空际了无声",写出了寂静的庭院,连乌鸦都停止了飞翔,只有雪落的声音。
"霏过一回晴雪,瘦筠萧、槭也愁醒",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清新与竹子在寒风中的孤独感。诗人借"玉梅同调,寄语细丁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希望对方能感受到这份深情。
"倚阑。人去后,枝摇琼屑,冷透疏棂",描绘了画中雪竹在无人欣赏后的寂寥,以及寒气透过窗棂的冷意。"问平安谁报,依旧亭亭",诗人询问竹子是否能传达平安的信息,它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
最后,"横抹苍寒不断,尽幽绝、好绘丹青",赞美画中的景象如诗如画,引人深思。而"增惆怅,春风鸾尾,知更怆吟情",则流露出诗人面对此景的深深惆怅,感叹时光易逝,春风吹过,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雪竹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翘翘名家子,自少能慷慨。
尝从幕府辟,跃马临穷塞。
是时西边兵,屡战辄奔溃。
归来买良田,俛首学秉耒。
家为白酒醇,门掩青山对。
优游可以老,世利何足爱。
奈何从所知,又欲向并代。
主人忽南迁,此计亦中悔。
彼在吾往从,彼去吾亦退。
与人交若此,可以言节槩。
别君今几时,岁月如插羽。
悠悠寝与食,忽忽朝复暮。
纷纷竟何为,凛凛还自惧。
朝廷无献纳,仓廪徒耗蠹。
风霜苦见侵,衰病日增故。
江湖岂不思,恳悃布已屡。
美哉广陵公,风政传道路。
优游侍从臣,左右天子顾。
君来一何迟,我请亦有素。
何当两还分,尚冀一相遇。
把手或未能,尺书幸时寓。
寒日照深巷,柴门朝尚闭。
有客自江来,尺书千里至。
启书复何云,但言南北异。
南方地常暖,风物称佳丽。
梅蘤入新年,兰皋动芳气。
乐哉登临兴,岂厌江湖滞。
伊予方寂寞,刻苦穷文字。
万国会王州,群英驰俊轨。
方朔常苦饿,子云非官意。
岁暮惨风尘,官闲倦朝市。
出处一云别,所思宁可冀。
春江有归雁,但使音书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