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
秦家尚苛法,四海怨商君。
凤鸟时一鸣,枭鸟时一鸣。
一鸣以为周,一鸣以为秦。
法重灭尔族,德重润尔身。
天帝厌杀伐,勿使伤阳春。
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
秦家尚苛法,四海怨商君。
凤鸟时一鸣,枭鸟时一鸣。
一鸣以为周,一鸣以为秦。
法重灭尔族,德重润尔身。
天帝厌杀伐,勿使伤阳春。
这首诗名为《寓感》,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吴龙翰之手。诗中通过对古代周、秦两大王朝法治与德政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治理和人心向背的深刻感慨。
首句“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八项政治改革或是对天下太平之策。这里的“姬旦”通常认为是指周文王姬昌(后来的周文王)和周公姬旦,他们都是周朝的奠基者,象征着德治与法治并重。
接着,“秦家尚苛法,四海怨商君”则批评了秦朝的严酷法律,这里的“商君”指的是商鞅,他是秦国变法的主要推行者,因其法令严苛而遭人憎恨。
下两句“凤鸟时一鸣,枭鸟时一鸣”使用了凤凰和枭(一种恶鸟)的比喻,凤凰代表祥瑞,枭鸟则象征着凶险。这里的意境是指周朝如同凤凰之鸣,象征其德治之美,而秦朝则如同枭鸟之鸣,昭示其苛政之害。
“一鸣以为周,一鸣以为秦”进一步强调了两种政治形态的鲜明对比,凤凰之鸣让人联想到周朝,枭鸟之鸣则让人想起秦国。
中间的“法重灭尔族,德重润尔身”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哲学,即法律过于严苛会导致家族或国家的灭亡,而德政宽厚则能滋养人的心灵。
最后,“天帝厌杀伐,勿使伤阳春”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生命的珍视,以及对暴力和战争的反感。这里的“天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道德力量,而“勿使伤阳春”则是希望不要破坏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法治与德治、暴政与仁政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君不见行路难,亦容易,握草为金不为贵。
难曾平地涌波澜,易复到处列祥瑞。
堪笑堪悲能几几,天上人间立高轨。
兄弟十字越参星,一义同心淡秋水。
因忆韶阳古风骨,石火雷光迟出没。
隔身之句是程途,扣门之问非窠窟。
殷勤报君记取,方外周游看爪距。
虎狼丛不遇知音,剔起眉毛便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