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
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
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描绘的是对刘道士房中薛稷六鹤图的观感。诗人观察画中的仙鹤低头觅食,虽然画面中的鹤群丰姿优美,但似乎只有饥饿之态,暗示了画家对鹤们生活状态的深刻刻画。诗人联想到汉代方朔的嘲讽故事,认为这种描绘并非单纯的娱乐谐趣,而是寓含着更深的人生哲理或对现实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画作引发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对生活哲理的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