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
谁知恭俭德,綵缕出亲蚕。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
谁知恭俭德,綵缕出亲蚕。
这是一首描绘午后景象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之手。诗中的"午景帘栊静"设定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午后场景,帘幕低垂,栊栏间透露出一丝静谧的气氛。接着"薰风草木酣"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界在午后的醉人心境,薰风轻拂,草木似乎也沉浸于这份宁静之中。
诗人的思考转向内心,"谁知恭俭德"表达了对品德高尚、谦和有礼之人的赞美。"綵缕出亲蚕"则是说这种美德如同蚕丝一般细腻而不易被人所察觉。这两句暗示诗人对于那些隐藏在世俗视线之下,品行高洁者的深刻理解和敬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午后静谧的图景,更通过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美德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