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鸡拂沧溟,万里起古色。
南风摇苦雨,归兴生羽翼。
三年客京华,一第为亲屈。
文字天地仇,风云囚霹雳。
鸾皇望霄汉,骐骥绊荆棘。
蹭蹬升天行,白云系胸臆。
遥怜弟妹长,摩顶今过膝。
人生在家乐,绝胜长为客。
老夫怀抱恶,数日卧向壁。
胸中略云梦,眼底无敌国。
云归北海后,鸟没青山夕。
目断东北尘,茫茫如有失。
天鸡拂沧溟,万里起古色。
南风摇苦雨,归兴生羽翼。
三年客京华,一第为亲屈。
文字天地仇,风云囚霹雳。
鸾皇望霄汉,骐骥绊荆棘。
蹭蹬升天行,白云系胸臆。
遥怜弟妹长,摩顶今过膝。
人生在家乐,绝胜长为客。
老夫怀抱恶,数日卧向壁。
胸中略云梦,眼底无敌国。
云归北海后,鸟没青山夕。
目断东北尘,茫茫如有失。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的《送李天英下第》。诗中描绘了对友人落第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
首句“天鸡拂沧溟,万里起古色”以天鸡振翅、海面泛起古色的景象,象征着友人虽遭遇挫折,但仍有振翅高飞的希望。接着“南风摇苦雨,归兴生羽翼”则表达了友人在逆境中仍怀有归乡的渴望和重新出发的决心。
“三年客京华,一第为亲屈”道出了友人长期在外求学,却未能如愿取得功名,为了家庭不得不屈从现实的无奈。“文字天地仇,风云囚霹雳”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命运不公的愤慨。
“鸾皇望霄汉,骐骥绊荆棘”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志向高远的鸾凤和力大无穷的骏马,却被世俗的荆棘束缚,形象地展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蹭蹬升天行,白云系胸臆”则表达了尽管前路艰难,但心中仍有飞翔的渴望。
“遥怜弟妹长,摩顶今过膝”写出了对家中亲人成长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在家乐,绝胜长为客”强调了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与长期漂泊在外的艰辛形成对比。
“老夫怀抱恶,数日卧向壁”可能是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内心的痛苦。“胸中略云梦,眼底无敌国”则展现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云归北海后,鸟没青山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暗示着无论遭遇何种困难,终将有所归宿。“目断东北尘,茫茫如有失”则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