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入暮夕阳斜,不尽低徊一望赊。
万顷风烟迷楚佩,十年消息盼仙槎。
眼前到处人心冷,镜里偏看老鬓华。
欲托微词波已逝,临渊独坐怨咨嗟。
澄江入暮夕阳斜,不尽低徊一望赊。
万顷风烟迷楚佩,十年消息盼仙槎。
眼前到处人心冷,镜里偏看老鬓华。
欲托微词波已逝,临渊独坐怨咨嗟。
此诗描绘了一幅苍茫秋日之景,诗人以夕阳斜照下的澄江为背景,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悲凉的画面。首句“澄江入暮夕阳斜”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夕阳的余晖洒在平静的江面上,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归寂的氛围。
接着,“不尽低徊一望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无限遐想与感慨,仿佛在遥望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万顷风烟迷楚佩,十年消息盼仙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思绪与历史、传说中的故事相交织,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期盼。
“眼前到处人心冷,镜里偏看老鬓华”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沧桑感。面对世事的变迁,人情的冷暖,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镜中的白发是岁月无情的见证。这一部分充满了对生命短暂与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
最后,“欲托微词波已逝,临渊独坐怨咨嗟”则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文字来寄托情感,但发现一切美好都已经消逝,只能独自坐在深渊边,发出无奈的叹息。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时代变迁、理想破灭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无常与失落时的复杂心境。
夜滴研朱,晨妆试酒,寒树偷分春艳。
赋冷吴江,一片试霜犹浅。
惊汉殿、绛点初凝,认隋苑、彩枝重剪。
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
疏枝频撼暮雨,消得西风几度,舞衣吹断。
绿水荒沟,终是赋情人远。
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
且留取,闲写幽情,石阑三四片。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
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
仁人义士埋黄土,祗有粉墨归囊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