髧髦承学绍兴前,历看人间七十年。
扑满终归弃道侧,鸱夷犹得载车边。
钓船夜泛吴江月,醉眼秋看楚泽天。
造物未容书鬼录,残春又藉落花眠。
髧髦承学绍兴前,历看人间七十年。
扑满终归弃道侧,鸱夷犹得载车边。
钓船夜泛吴江月,醉眼秋看楚泽天。
造物未容书鬼录,残春又藉落花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叹》,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髧髦承学绍兴前”描绘了诗人早年在绍兴求学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过去的回忆。接下来的“历看人间七十年”则概括了诗人漫长的人生历程,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扑满终归弃道侧,鸱夷犹得载车边”运用了典故,比喻人生的财富和荣华最终都会被遗忘,只有朴素的生活方式才能长久。诗人以“扑满”(储蓄罐)和“鸱夷”(古代盛酒的皮囊)象征物质与精神的不同境遇,表达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钓船夜泛吴江月,醉眼秋看楚泽天”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画面,乘舟夜游,醉眼看天,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和孤独感。最后,“造物未容书鬼录,残春又藉落花眠”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接纳,春天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他选择在落花中安眠,表现出一种豁达和坦然。
整体来看,《书叹》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怀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
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
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
手足尽皴胝,爱利不爱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懒耘。
相携作游手,皆道求金银。
毕竟金与银,何殊泥与尘。
且非衣食物,不济饥寒人。
弃本以趋末,日富而岁贫。
所以先圣王,弃藏不为珍。
谁能反古风,待君秉国钧。
捐金复抵璧,勿使劳生民。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
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
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
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
或乏儋石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
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
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
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纵未以为是,岂以我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