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眼风光画不成,谢家琼玉倚芳庭。
花中清丽真谁右,雪里峥嵘似尔情。
清露匝篱花带玉,晓霞铺径霭分馨。
芳标合并梅花论,红白何妨晚著名。
到眼风光画不成,谢家琼玉倚芳庭。
花中清丽真谁右,雪里峥嵘似尔情。
清露匝篱花带玉,晓霞铺径霭分馨。
芳标合并梅花论,红白何妨晚著名。
这首诗描绘了宋春元宅上观赏菊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菊花的美丽与高洁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到眼风光画不成”,诗人感叹眼前的美景难以用画笔完全描绘出来,直接点出菊花之美超凡脱俗。接着,“谢家琼玉倚芳庭”一句,以“琼玉”比喻菊花的洁白与珍贵,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庭院中的优雅姿态。
“花中清丽真谁右,雪里峥嵘似尔情”两句,进一步赞美菊花的独特气质。在百花之中,菊花以其清雅之姿独树一帜;即使在严寒的雪地里,它也坚韧不拔,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
“清露匝篱花带玉,晓霞铺径霭分馨”描绘了清晨时分,露珠在菊花上闪烁,仿佛镶嵌着颗颗玉石,而晨曦的霞光则为小径披上了一层薄雾,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菊花的高洁与芬芳。
最后,“芳标合并梅花论,红白何妨晚著名”表达了对菊花与梅花并列的赞誉,认为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无论颜色如何,都不妨碍它们在人们心中获得晚来的美誉。这不仅是对菊花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具有高尚品质之物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与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推枕欣朝凉,开户畏炎日。
驾言城西游,滞懑去如失。
山空秋易知,石近云屡出。
穿松得古寺,随喜听讲律。
士女蜂蚁来,蟠香散经帙。
嚣思摄正念,颇识动化术。
蔬饭有馀饱,徐行纵閒逸。
邻庵亦窈深,绿杉间疏密。
殿宇焕新筑,不待方丈室。
相留屏俗情,话澹喜促膝。
修筠入支径,池亭面崷崒。
从容十数刻,佳趣领无佚。
风床捲青簟,露井放寒繂。
藕花杂蒲稍,芳气远如一。
纷尘惬虚静,诗成任荒率。
殷雷唤飞雨,爽气定盈溢。
兴酣在景晚,归骑莫驰疾。
新霜更须来,携樽摘林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