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闽关路,迢迢天一涯。
因寻鸿雁侣,来咏鹡鸽诗。
官舍同眠夜,沧江独去时。
明朝相望处,两地各含思。
不识闽关路,迢迢天一涯。
因寻鸿雁侣,来咏鹡鸽诗。
官舍同眠夜,沧江独去时。
明朝相望处,两地各含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送杨仲宜归闽中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杨仲宜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思念。
首句“不识闽关路”,点明了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福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不舍。接着,“迢迢天一涯”一句,以辽阔的空间距离象征着两人即将面临的分离,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孤寂的氛围。
“因寻鸿雁侣,来咏鹡鸽诗。”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比作鸿雁,自己则比作鹡鸽,通过鸟类的迁徙与相聚,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时的依恋。同时,“咏鹡鸽诗”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感交流。
“官舍同眠夜,沧江独去时。”这两句描绘了分别前的场景,白天一同工作,夜晚共度时光,而到了分别之时,友人独自踏上归途,留下诗人一人在官舍中,表达了离别时的孤独与不舍。
最后,“明朝相望处,两地各含思。”预示了明天的分别,以及未来两人各自身处两地时的思念之情。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离别的哀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翩翩黄鹄鸟,顿足珠树林。
误入燕雀网,稻梁非宿心。
羽毛日摧颓,逝节已载阴。
终焉摩青天,高梧结珍禽。
秋风下木叶,各奏世外音。
凡鸟空嘈嘈,角鹰扇祸淫。
玄阴一解散,求友意何深。
风翮或相及,无忘寄幽襟。
云居不可升,塞型眇天上。
讽然下何岭,歘若坠青嶂。
数日愁险艰,及此爱平旷。
林墟相维亘,川原亦排荡。
春容丽华滋,百草不相放。
踌躇谷鸟喧,坐失青藜杖。
山中胜事繁,林叟重揖让。
岂无山水癖,筋力故莫彊。
栗里在人境,君子有末尚。
湔湔流泉,行彼地中。灿为星宿,丽尔云空。
万殊之母,直遂涵弘。贲以正本,蒙以养功。
君子果行,丕显其逢。湔湔流泉,㶁㶁滥觞。
积为江汉,博大以刚。彼王者明,受福无疆。
神龙所都,厥澍载滂。君子利用,何往弗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