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生寒士也有一牛代耕今毙矣诗以慰之》
《李生寒士也有一牛代耕今毙矣诗以慰之》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善贾不艺桑,巧宦不谋生。

念尔蓬荜士,终岁勤躬耕。

得牛若良仆,反视书剑轻。

不忍服车轭,讵肯供牺牲。

春日起农事,物命一夕倾。

问喘属何人,扣角罢歌声。

已荒长沮地,还伤田子情。

存殁归冥数,物我由来平。

何如舍此去,慷慨立功名。

圣贤不务稼,独能享大烹。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善贾”与“巧宦”的行为,表达了对“蓬荜士”即寒士的同情和敬意。诗人以“不艺桑”、“不谋生”来形容那些善于经商或官场投机的人,而将“终岁勤躬耕”的寒士置于其后,强调了寒士们通过辛勤劳动维持生计的品质。

接着,诗人通过“得牛若良仆”描绘了寒士们拥有一头耕牛作为助手的场景,但紧接着“反视书剑轻”一句,暗示了寒士们对待读书与剑术的态度,可能更倾向于前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重视和对耕作的热爱。

“不忍服车轭,讵肯供牺牲”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寒士们的性格特点——他们不愿被束缚,也不愿意为了祭祀等仪式而牺牲自己的原则,这反映了他们独立自主、坚持自我价值的立场。

“春日起农事,物命一夕倾”则描绘了春耕时节的忙碌景象,以及一夜之间农作物可能遭受的损失,表达了对自然无常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问喘属何人,扣角罢歌声”这两句,通过询问谁来照顾寒士的生活,以及停止唱歌表示哀悼,表达了对寒士生活困境的关注和对其失去耕牛的悲痛之情。

“已荒长沮地,还伤田子情”中的“长沮地”和“田子情”分别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借以表达对寒士失去耕牛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寒士们在社会中的孤独和不易。

“存殁归冥数,物我由来平”这两句,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认为无论是活着还是去世,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何如舍此去,慷慨立功名”鼓励寒士们不应局限于当前的困境,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通过努力实现功成名就的梦想。

“圣贤不务稼,独能享大烹”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古代圣贤虽不亲自从事农耕,却能享受丰盛食物的讽刺,暗含了对寒士们虽辛勤劳作,却可能得不到相应回报的社会现象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士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对寒士的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春感四章·其四

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

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

盛时为国珍,衰落弃路隅。

(0)

旧画窗帘四今存其二感赋一绝

岁寒驱人去,多时不在家。

窗棂留片纸,犹见昔年花。

(0)

偕三弟裔伯登君山

秋风一为别,两载复登临。

山色转苍翠,江流空古今。

西乌斜日薄,北雁暮云深。

又是飘蓬去,悠悠离别心。

(0)

端阳偶兴

蕉萃天涯旧业非,两番裘葛淡忘归。

结繁夏木临窗静,未老春蚕抱叶稀。

杜亮爱才知恋主,兰成去国叹无衣。

故乡一别音书断,回首江关意绪违。

(0)

别张雄伯同年即次其秋思韵二首·其二

君道忽中改,嗟予独苦吟。

文章成灰槁,琴剑听消沉。

动地发遐响,钧天无赏音。

片言感嘲讽,寥落古人心。

(0)

秋夜怨二首·其一

鳏鱼夜觉秋气寒,上忧长漏之高天。

下忧穷潦之井阑,游子出门日以远,枯桑海水来日难。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