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布袋和尚赞·其二》
《布袋和尚赞·其二》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赞  押[庚]韵

梦里升兜率,阎浮待下生。

不须呈懵袋,亚毒已流行。

(0)
鉴赏

这首诗以布袋和尚的形象为载体,表达了对佛教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观念的深刻理解与幽默解读。

“梦里升兜率”,开篇即以梦境引入,象征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往往带有虚幻与不确定。兜率天是佛教中的一个天界,代表着极乐与智慧的境界。此处“升兜率”既可理解为在梦中达到精神的升华,也可视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暗含着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与解脱的渴望。

“阎浮待下生”,则将视角拉回现实,暗示着即使在梦境中获得某种超越,最终仍需回归尘世,面对生活的真实。阎浮提是佛教中对人间世界的称呼,意味着世俗生活的苦海与轮回。此句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强调了人生不可避免的循环与挑战。

“不须呈懵袋,亚毒已流行。”最后两句则是对布袋和尚形象的生动描绘。布袋和尚是佛教中的著名人物,以其随和、豁达的形象著称。这里的“懵袋”可能指布袋和尚所背的袋子,也暗喻着人生的种种烦恼与负担。而“亚毒”则可能是指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痛苦或困难。这两句诗通过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布袋和尚对于生活中的烦恼与苦难持有超然的态度,认为无需过分忧虑或呈现自己的苦恼,因为这些困扰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和化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布袋和尚这一角色,巧妙地融合了佛教哲学与生活智慧,既展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又传达出一种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道傍古槐

虬枝盘屈尚百尺,不肯为人充栋梁。

六月行人汗如洗,尚能于世作清凉。

(0)

真际柏

赵州东院庭前柏,二百年来屈铁柯。

莫怪两株缠欲死,后来禅客葛藤多。

(0)

游郤家泺二首·其二

水际林间杖屦香,纶巾野服道家妆。

妇姑䌟纩欣同社,翁仲扶筇不出乡。

拜跪使君嗟老大,逢迎地主问耕桑。

今秋一饱天难必,且快新苗雨后凉。

(0)

杨秘监画高士过关图

三生自是竹林游,写出荒寒意外愁。

世事尽如翻著袜,人生刚笑倒骑牛。

关山风月诗千首,富贵豪华土一丘。

独有文章磨不得,至今图画想风流。

(0)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二

人生本无累,世路自羁鞅。

悠悠尘中境,翳翳霞外想。

苏门有佳处,怅望不得往。

遥知西山下,烟雨薇蕨长。

有愿神莫违,谁谓河水广。

梦逐西飞鸟,一夕骑眇莽。

(0)

杂拟十首·其二

朔风厉严气,玄云结层阴。

霜雪被原野,行李寒骎骎。

踯躅兽强顾,惊鸟辞故林。

路滑局峻坂,缘云上嵚崟。

挽藤断人迹,反畏跫然音。

藜藿不充肠,况乃饥鼯侵。

开门望晴霁,白日肯照临。

不忧冻馁逼,所怀四海心。

聊兴漆室叹,不待雍门琴。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