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马篇》
《二马篇》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生马铜铸像,死马金买骨。

生像未置门,死骨终埋窟。

国当冀野君知马,一心真,一心假。

一称骥德一招贤,异事流传今几年。

但闻当时有郭隗,焉知后世无优旃。

(0)
鉴赏

这首《二马篇》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比生马与死马的不同命运,以及生像与死骨的象征意义,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的炎凉。

首句“生马铜铸像,死马金买骨”,以生马铸成铜像,死马以黄金买其骨,鲜明对比了生前与死后不同的待遇,反映了社会对人才价值的双重标准。铜像虽贵,却只是供人观赏,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其生前的贡献;死骨虽贱,却因其曾为国家效力,而得以高价购取,象征着功名利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接着,“生像未置门,死骨终埋窟”进一步强调了生前与死后的不同境遇。铜像虽贵重,却未能真正融入生活,成为实用之物;而死骨虽卑微,却因功绩而得到妥善安葬,象征着社会对功勋的尊重与纪念。

“国当冀野君知马,一心真,一心假”则揭示了君主对待人才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可能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虚伪与不公。这反映了权力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称骥德一招贤,异事流传今几年”指出历史上的确有过识才用才的佳话,如郭隗的故事,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这样的故事是否能持续流传至今,值得深思。

最后,“但闻当时有郭隗,焉知后世无优旃”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郭隗是历史上著名的识才之人,而优旃则是秦汉时期著名的俳优,以其智慧和幽默帮助君主处理政务。邵宝在此处提出疑问,即在郭隗之后,是否还有如优旃这样的人物出现,暗示了对人才传承与社会风气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探讨了人才的价值、社会的评价体系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反思价值。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寄方思道七首·其二

观日临沧海,归山卧白云。

遥寻少谷子,同谒武夷君。

心迹能兼遂,东南美并闻。

犹期为世用,且莫去人群。

(0)

闺情二首·其一

种木期息阴,结交期得心。

与君初婚时,安坐调瑟琴。

系我大秦珠,贻我玳瑁簪。

携手同车游,徘徊步春林。

俯拾并蒂华,仰听和鸣禽。

折芳交赠持,言誓一何深。

宁期被谗妒,弃我忽如沈。

旷岁不一接,尘埃生锦衾。

明月入空帷,中夜坐悲吟。

发箧理故物,泪下谁能禁。

故物犹光彩,故心人安在。

畴知恩爱移,不俟颜色改。

(0)

咏怀三十四首·其六

天网掩八荒,翔走尽其曹。

大人操利刃,挥网使奔逃。

杀获岂不多,贵有疏释条。

浑沌凿已久,胥庭徂复遥。

刑书代附益,权家纷猬毛。

跬步置一阱,荼苦动见遭。

民穷诈转出,兽窘恣咆哮。

介者不慕饰,胥靡岂惮高。

无令自弃民,生此全盛朝。

(0)

清平乐.舟宿水仙墩

灯凉如画。系缆丛祠下。水佩风裳魂欲化。

碧月迢迢残夜。晓来零落明珰,镜中生怕思量。

手把一丝烟柳,不知秋恨多长。

(0)

河传

江馆。天远。月如烟。隔院听歌未眠。

雁行零落晚风前。缠绵。十三筝柱弦。

知否冬郎容易瘦。相思透。一曲双红豆。恨迢迢。

又归潮。魂销。夜深长板桥。

(0)

隔浦莲拍近.赏荷

《马蹄》《秋水》漫读。傍舍丛阴绿。

雨过看逾净,池轩敞波纹縠。两两飞鹭浴。

藕花矗,翠盖圆如幅。倚红玉。

香风十里,为谁吹尽炎燠。

娇娃荡桨,摘得荷房盈掬。薄暮采莲歌一曲。声续。

此时天水新沐。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