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许来亭》
《许来亭》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古风

猗欤观石桥,境物皆天趣。

山高碍鸟飞,瀑响惊龙睡。

真流半千尊,只在云中住。

验尽世间人,到此煎茶去。

昙猷昔何为,苦苦欲相遇。

饼峰忽面墙,石上穿双泪。

他年许重来,老却青松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深邃。诗中的“猗欤观石桥”,开篇即以赞叹之语引出对石桥及其周围环境的欣赏,暗示了此处景致的不凡。

接着,“境物皆天趣”一句点明了这里的景色充满了自然的趣味与魅力,山高水长,瀑布轰鸣,仿佛连鸟儿和龙都为之动容,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与和谐。

“真流半千尊,只在云中住”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然的氛围,将流水拟人化,赋予其尊贵的地位,同时强调其隐居于云端,远离尘嚣的特点,暗示着这里是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净土。

“验尽世间人,到此煎茶去”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人们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们愿意来到这里,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清茶的甘醇,以此来洗涤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昙猷昔何为,苦苦欲相遇”两句,引入了一个故事或传说,似乎是在讲述一位名叫昙猷的人曾经为了某种目的而来,表达了对于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饼峰忽面墙,石上穿双泪”则是对这一场景的生动描绘,饼峰突然变成了墙壁,石上仿佛留下了泪水,这种奇特的景象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也寓意着某种情感的流露或是历史的痕迹。

最后,“他年许重来,老却青松树”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再次造访此地的期待,同时也暗含着岁月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预示着即使时间流转,这片土地上的美好与宁静将永远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对自然、历史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再和戴尧卿游灵隐

云房相与话浮生,此乐须知未易名。

释子命题良有自,老人琢句得能清。

倚天楼殿三吴胜,落日湖山万古情。

诗社若容追故事,未饶五字有长城。

(0)

招隐堂

僧家乐幽独,世路自尘埃。

丈室何人到,重门尽日开。

石泓泉滴沥,竹径月徘徊。

多谢相招意,江湖归去来。

(0)

送李稙秀才归盱眙

浊流尽处见淮山,水作清罗拥髻鬟。

顿觉山川无与并,固知人物亦相关。

妙年肯作小坡客,瓢饮来同陋巷颜。

不为莼鲈起乡思,重亲方在白云间。

(0)

刘晦叔挽词二首·其二

泗滨初获拜荆州,颍水欣从杖屦游。

华发归来慰平昔,邦人共喜见风流。

里门尚想诸郎下,薤露俄惊素旐秋。

清德传家无所遗,鹿门真为子孙谋。

(0)

戏题姚美叔睡轩

姚侯不学苏季子,佩取六印誇闾里。

又不斩取楼兰王,立功万里还故乡。

两俱茫茫空白首,车轮马迹环四方。

忽焉投劾赋陶令,亦复近市师韩康。

结发少来遭物役,不在功名在刀笔。

不如一觉获安眠,收拾散亡归此室。

(0)

和叔宽田园六首·其一

早岁厌华屋,曲肱慕饮水。

躬耕二顷田,仅可毕祭祀。

长怀饘粥忧,每抱瓶罍耻。

虽知学稼拙,岂不贤乎已。

衰才谢严徐,吐吻上插齿。

各从我尔好,勿问谁愠喜。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