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镜掩青光。莫向帘前试浅妆。
翠岭春云都付与,秋霜。验取多愁点鬓旁。
残梦倦堪伤。不待秋阴酿嫩凉。
自拨炉薰垂绣幕,留香。一缕柔烟伴夜长。
鸾镜掩青光。莫向帘前试浅妆。
翠岭春云都付与,秋霜。验取多愁点鬓旁。
残梦倦堪伤。不待秋阴酿嫩凉。
自拨炉薰垂绣幕,留香。一缕柔烟伴夜长。
这首《南乡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鸾镜掩青光。莫向帘前试浅妆。”通过镜子的比喻,暗示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她不愿在人前展示自己的哀愁,选择隐藏自己的妆容,仿佛是将情感深藏于内心深处。接着,“翠岭春云都付与,秋霜。”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春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秋霜则代表了离别与寒冷,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担忧。
“验取多愁点鬓旁。”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忧愁,她试图通过观察自己鬓边的变化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累。最后,“残梦倦堪伤。不待秋阴酿嫩凉。”描述了女子在梦中与远方之人相聚的渴望,以及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落差带来的疲惫与伤感。她并不等待秋日的阴凉,而是早早地感受到了内心的凉意。
“自拨炉薰垂绣幕,留香。”展现了女子独自一人时的自我安慰,通过点燃炉中的香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试图留住这份仅有的温暖与香气。“一缕柔烟伴夜长。”结尾处,轻柔的烟雾伴随着漫长的夜晚,不仅象征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持续不断,也寓意着她内心情感的绵延不绝。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心境。
殷本高辛裔,六七起圣君。
受王一剥丧,高贤尽隐沦。
坐待天下清,用沽席上珍。
况兹黄袍破,我生当其辰。
衣冠归□□,海国陷黄尘。
宁有人间世,能逃率土滨。
结茅菩提顶,浑忘虎豹邻。
寤寐祇思晋,幽沈迥避秦。
何时启昌运,□□产圣人。
愿言同二老,荷杖还归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