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晴开天气和,双溪溪水碧于罗。
诗同白也还耽酒,书继羲之可换鹅。
四海交游名下士,半生磊落市中歌。
寻君正欲论心素,芳草衡门空我过。
野色晴开天气和,双溪溪水碧于罗。
诗同白也还耽酒,书继羲之可换鹅。
四海交游名下士,半生磊落市中歌。
寻君正欲论心素,芳草衡门空我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未遇友人的访友经历,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与情感。首联“野色晴开天气和,双溪溪水碧于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开篇,晴朗的天空与和煦的天气相映成趣,双溪的碧水如同罗绸般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颔联“诗同白也还耽酒,书继羲之可换鹅”巧妙地将友人与古代文豪李白、王羲之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友人文采与风度的赞赏。李白嗜酒,王羲之善书,此处暗喻友人不仅才华横溢,还拥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颈联“四海交游名下士,半生磊落市中歌”进一步揭示了友人的社会地位与人格魅力。作为四海之内的知名人士,他的人生虽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坦荡与真挚,如同在市井中歌唱一般,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尾联“寻君正欲论心素,芳草衡门空我过”则表达了诗人未能与友人相见的遗憾与期待。他正想与友人深入交流,探讨心灵深处的真谛,但最终只能在友人的家门口,面对着一片芳草,空自离去,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友未遇的场景与诗人复杂的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才情与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草堂高迥胜危楼,时节残阳向晚秋。
野色青黄禾半熟,云容黑白雨初收。
依依永巷闻村笛,隐隐长河认客舟。
正是诗家好风景,懒随前哲却悲愁。
锦川谁为寄阳春,清净堂中清净人。
二十八言刊石处,长如列宿照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