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自结一间茅,天上宸奎舞瘦蛟。
见说鬼神犹卫护,瑞光前夜起山坳。
词人自结一间茅,天上宸奎舞瘦蛟。
见说鬼神犹卫护,瑞光前夜起山坳。
这首词是南宋诗人方信孺的《顺庵》,表现了诗人隐居自然、超脱世俗的心境。"词人自结一间茅"表明诗人自己建了一间草屋,选择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天上宸奎舞瘦蛟"则是对夜空中流动星辰的描绘,这里的"宸奎"指的是星宿,而"瘦蛟"形容星光细长,如同蛟龙一般在夜空中舞动。
接下来的"见说鬼神犹卫护",说明诗人相信这座隐居之所得到了鬼神的保护,这里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敬。最后一句"瑞光前夜起山坳",则描绘了一种祥瑞之气在山中升腾的情景,显示出诗人对于这个环境的喜悦与赞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的心灵寄托。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抒发。
十年归梦在江湖,今日南飞塞雁孤。
已觉登临多感慨,固应吟咏转荒芜。
近闻仙岭寻先友,亦有诗筒及老夫。
还许追随白莲社,横塘今已结茅庐。
读书当读孔孟书,我饱尚可推其馀。
莫求捷径拾青紫,口但澜翻腹空虚。
孔孟之功如药石,洗濯肝胃充肌肤。
如农去莠植嘉谷,如行九折遇坦途。
我怜赤子在远域,疾痛不闻其叫呼。
何当攘臂问民瘼,古之循吏谁为儒。
我观李侯少英特,闭门不曳侯王裾。
诗书已误半世事,一割未信鸡牛殊。
弹冠小县何所为,长养善类恶者诛。
作堂之名固有在,要使膏泽流海隅。
不愿力田频赐爵,不愿校雠归石渠。
使我三年饭脱粟,活此千人为亲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