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天马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与想象力。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天马从月亮的山谷中奔驰而出,其背部纹理如同老虎般强悍,而其翼骨则如龙一般威武。天马嘶鸣着穿越青色的云层,绿色的鬃发随风飘扬,宛如兰草般柔美的筋骨在奔跑中展现出奇特而神秘的姿态。
"腾昆崙,历西极,四足无一蹶。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天马不仅能够腾跃在高耸的昆仑山脉之上,甚至可以到达遥远的西边极地,其四肢稳健没有丝毫的踉跄。诗中还描写了鸡鸣声中天马的迅速行进,以及其神秘而又快速的步态,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这几句强调了天马与飞龙之间的呼应和追随,其目光犀利,宛如星辰一般灿烂。其尾部如同流星般闪耀,而头部则黑如乌鸦,口中喷吐着红色的光芒,汗水在沟壑间流淌呈现出朱红色。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逸气棱棱淩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诗人提及过往与时光之龙一同踏足于天界的小道,以及用金锁链捆绑住月亮,使其照耀着帝都。此段落中的逸气充盈,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对于追随天马的紫燕感到可笑,只因他们不解其中玄妙。天马奔跑时,其对君王之座的眷恋,以及其跳跃之间所引起的云雾翻腾,都是诗人描绘的一番壮观。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天马在万里之外奔跑,其足迹轻盈,如同跳跃一般。此处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山门的眺望,以及对于不遇见那位能够领略其意境的人感到遗憾。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白云飘浮于蓝天之下,丘陵相连绵远而又陡峭;盐车在险峻的山坡上缓慢前进,行走方向与常人相反,让人感到日暮时分的迫切。
"伯乐剪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诗中的伯乐,是古代著名的马匹鉴赏家,他能够从马的毛发中辨别出良马。此处表达了对人才难寻的感慨,以及对于那些尚未施展才能即将老去之人的哀叹。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尽管有着价值连城的玉米,但却无法缓解心中的饥饿感。严寒的霜冻在五月时分使得桂树枝条凋零,而诗人则是以一种悲伤的心情,伏卧在枕上,眉头紧锁,表达着内心的不满与痛苦。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最后,诗人请求君主能够解救那些沉默无言的天才,让他们得以在瑶光闪耀的池塘边上自由地表演自己的才能。
这首《天马歌》通过对天马形象的描绘,以及与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奔放精神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