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十》
《句·其十》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句

亦知真意还自在。

(0)
鉴赏

此句出自宋代朱熹的《句(其十)》,在诗中,朱熹以“亦知真意还自在”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与自然观。这句诗简洁而富有深意,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回归本真的精神境界。

“亦知”二字,既透露出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洞察与理解,又蕴含着一种豁达与包容的心态。“真意”则指向了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规律,是超越表面现象,触及核心价值的一种认知。“还自在”则强调了在这种理解和认知下的自由与解脱,仿佛在纷扰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之地,心灵得到了释放与安顿。

整句诗通过“亦知”、“真意”和“还自在”的组合,构建了一个从认识世界到领悟生命本质,最终达到心灵自由的过程。它不仅体现了朱熹对于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修养的人生哲学。在现代社会,这句诗依然具有启发意义,鼓励人们在繁忙与复杂的生活节奏中,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过隙溪庄

周遭水竹护山庄,小小柴门短短墙。

野色一鞭看不尽,晚风吹出豆花香。

(0)

题郑芷亭仪部北郭园·其二

清泉怪石绕回廊,八角亭虚驾碧塘。

松菊宛同陶令宅,诗书重见郑公乡。

风来竹坞琴声远,月转花坪酒兴长。

更好伏时招避暑,清斋一枕水云凉。

(0)

冲寒由小径入霄里

官道才过小径连,严冬无雨亦森然。

新晴云脚如拖帛,积雪山头若盖毡。

风逆寒鸦难到树,途长羸马忍加鞭。

舆中镇日垂帘卧,闷极看书又几篇。

(0)

望江南

中秋好,孤赏翠微旁。

小筑幽栖原幻住,安心是处更无乡。惆怅不能狂。

(0)

鹧鸪天.感事

黯黯金台落照残。蓟门烟树不堪攀。

都无下意围棋局,且可横行受钺坛。

云黯黯,路漫漫。忍将歌舞梦长安。

枕戈击楫浑何济,江左纷纷事更难。

(0)

浪淘沙

秋景十分清。玉漏三更。吹箫故作断肠声。

促织不嫌人寂寞,替诉离情。宛转睡难成。

泪眼盈盈。玉颜底事要飘零。

南国相思红豆子,记得分明。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