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后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后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方向,而“我”所选择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紧接着,“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则透露了这种选择背后的复杂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中的“英英”,形容隐逸之人的高洁品格,而“声闻著寰海”则显示其影响力非凡。然而,“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贵的看法,即便不愿涉足,但也并未完全摆脱。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中的“寸有长”,象征着诗人的才能或见识,而“葑菲误见采”则可能是对自己才华未被世人赏识的感慨。接下来的“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超脱尘世的生活场景。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心灵的寄托。最后,“后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乃至超自然力量之间的默契。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世俗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我爱浮玉山,秀出赡部洲。
萧然寄瓶钵,转瞬夏已休。
滔滔大江水,日夜东向流。
潮来塔影动,孤根势欲浮。
故人白下归,暂聚忘宿忧。
浮生旦宅中,出没等海沤。
一器集蚊蚋,六窗唤猕猴。
此身不自有,微名复何求。
江楼过鸿雁,起看天地秋。
纷纷孝廉船,出外帆初收。
山水洵有缘,兹行爱风便。
帆峭五两轻,百里如劈箭。
爰访惠山泉,先游惠山院。
惠山青崔嵬,泉声绕殿转。
华桷吐云霞,朱甍映藻茜。
古树发新绿,竟体里苍藓。
径造泉上亭,鉴斯癯仙面。
渟泓窦方满,小汲瘿瓢溅。
碧乳花尚浮,寒玉香不卷。
一酌已洒然,再漱泠然善。
平生淡泊肠,尽化为冰霰。
昨过扬子江,中泠浑莫辨。
僧寮曾瀹试,虚名怪独擅。
鸿渐昏老子,舌本何其谫。
错品落第二,千载徒扼腕。
况我枯槁人,回首重眷恋。
定携折脚铛,住老龙山涧。
竹炉煮松风,雪瓯点秋片。
月取三百斛,日与诗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