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
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
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
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
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
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
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咏风》。诗中通过描写风的行踪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强大力量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首句“风从北海起”直接点出了风的来源,其力度之大可想而知。紧接着,“至此南海上”则描绘出风的广阔范围,跨越了整个国土。这两句构成了诗歌的宏伟画面。
接下来的“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好奇和探究之心。这里的“问风”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质疑,更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自己生命和社会动荡的迷茫感。
随后的“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究。通过询问风的来源和目的地,诗人实际上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与方向。这两句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我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动乱的无奈。
“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心状态的一种总结和反思。在这里,“息”字意味着停歇,而“乃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和命运是否有所迷茫的自我审视。
最后两句“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则是诗人通过询问风向云求证,以此来比喻自己在社会中的处境。这里,“初无一言”表达了风对自己的行为和命运的漠然态度,而“试以问云将”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探索与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风的力量,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王安石在这里不仅展现了其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作为政治家的他,对于历史潮流和个人生命意义的深切感悟。
腻友琴书,寄情物我,排闷醉麴休赊。
吹竹镫青,荡丝烟碧,拚浇磈礧无遮。
记梦入、桃花正好,行与渔翁共老,沉思信美文章,庸随历劫虫沙。
从道兴亡有责,淘世浪务乱黯长嗟。
马蹄飞去,川原路迥,云翼不来,漠土风斜。
回念那、林泉事业,薰沐生涯。
取次团丸细掐,横笛徐吟,闲向水奁度岁华。
江恨庾愁,离须赋笔,虞宛施颦,瘦损莺花。
旧处重归,巢燕怕说谁家。
故木参差下,槐翠梓碧珑璁。盖锦绣,掩西东。
羡隔院芙蓉。无端卷起沧波浪,千缕万绪旋空。
怕忍说,恨生重。水流断肠红。忡忡。
休惆怅,前欢后约,都付与、邯郸梦中。
伫一点、尘烟散处,只遥对、海角天涯,渺若云封。
秋心万里,徙倚斜阳,独自临风。
齐云夜烬,春梦醒仓皇。当年事,孤城上,战云黄。
丽娃乡。
烟锁吴宫树,试重认,淘沙骨,悲壮士,埋香冢,泣红妆。
玉管吹花,北郭青山外,虹月桥长。
听哀鹃啼血,燕子说寻常。衰草干将。水沧浪。
记隆安剑,七姬帨,须眉气,愧潘郎。
嗟建业南朝恨,共齐梁。且思量。
镫火秋宵里,尚燃遍,九衢香。
天定数,非人力,孰彭殇。
一例销沈今古,都拚付、细雨斜阳。
任苔华碎影,凄点旧宫墙。枉断人肠。
枉分付万红遮路。鹃国楼台,影儿曾贮。
春似佳朋,尊前易散总难聚。要随伊去。
访天外桃花倩女。水远山长,试借问君家何处。
芳句。把莺恩蝶爱,题满绿阴窗户。沉沉院宇。
只不合单留愁住。
想画舫湾到苏堤,蓦几阵东风呼渡。
乍闲了游人,长日来修花谱。
君看蛮溪,也略略、有些图画。
映高低蓼汀花岸,竹篱茅舍。
一白寒沙春未碧,半黄浅树秋犹赭。
怎钟声飘不过江来,丝风挂。短杨柳,渔罾架。
横几支,船儿暇。正深篷坐雨,闲评鲈价。
水地无人看立鹭,山天有路闻嘶马。
问何如三十六湘湾,将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