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玉水记方流诗》
《拟玉水记方流诗》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观水那无术,曾于往记求。

是间还韫玉,其外必方流。

缜栗渊潜久,英华气上浮。

清波皆中矩,宝祲直横秋。

金海芒相贯,璿源折以幽。

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fāngliúshī
sòng / yángwàn

guānshuǐshùcéngwǎngqiú

shìjiānháiyùnwàifāngliú

zhěnyuānqiánjiǔyīnghuáshàng

qīngjiēzhōngbǎojìnzhíhéngqiū

jīnhǎimángxiāngguànxuányuánzhéyōu

duānjūnbìngànzhōngtóu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拟玉水记方流》。杨万里以其自然清新的文风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著称,这首诗便是对自然之美的一次抒情。

“观水那无术,曾于往记求。”开篇即设立了一个意境,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观察水流的方法或艺术,而这种追求又像是来自过去的回忆。这里,“术”字包含着技艺和探索的意味。

“是间还韫玉,其外必方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流之美,"是间"表达了一种时间上的断续性,而"韫玉"则形容水质如同美玉般清澈。"其外必方流"则暗示着水流的规律与和谐。

“缜栗渊潜久,英华气上浮。”这里诗人用"缜栗"来形容水流的细腻与深邃,而"英华气"指的是水中的光彩或是水生生物散发出的精华,这些都在水面上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清波皆中矩,宝祲直横秋。”"清波皆中矩"形容了水流的平静与规则,而"宝祲直横秋"则描绘了一种横贯秋天的壮观景象,可能是指江河在秋季的雄伟气势。

“金海芒相贯,璿源折以幽。”这里继续对水流进行形容,"金海芒相贯"使人联想到波光粼粼如同金色的珍珠,而"璿源折以幽"则是一种更为细腻的描写,可能指的是水流在深邃处的曲折变化。

“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最后两句诗,则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人格的修养相比较,"端如君子德"形容了一种高尚的品德,而"不病暗中投"则意味着这种品德不会在无知或愚昧的情况下受到损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水流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尚人格修养的赞颂。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七十三

生时不须歌,死时不须哭。

天地捉秤量,鬼神用㪷斛。

体上须得衣,口里须得禄。

人人觅长命,没地可种谷。

(0)

又嘲

柱枷异支策,擎枷非椐梧。

闭口临枷柄,真似滥吹竽。

(0)

四言曲池酺饮座铭

公侯盛集,酺燕梁园。莺多谷响,树密花繁。

波流东逝,落照西奔。人生行乐,此外何论。

(0)

西江月·其五

水火运来周岁,四六勿错如初。

水多火少失功夫,胜地方始安炉。

直须认鼎与药,却如鸡子无殊。

内黄外白结凝酥,一颗圆明汞珠。

(0)

平盖山

平盖山高古木疏,昔人曾此筑仙居。

井通八角寒泉涌,观毁三清劫火馀。

洗墨池边丹灶冷,系龙岩畔石潭虚。

吟成独坐荒苔上,閒看蜗牛学篆书。

(0)

追鲍约

东遐追兮西遐追,鲍约何如罢钓归。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