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钟》
《闻钟》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馀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0)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庙。
寒山:寒冷的山。
远钟:远处传来的钟声。
好风:宜人的风,这里指钟声带来的和谐之感。
声馀:声音剩余,这里指钟声的余音。
月树:月光下的树。
动:摇动,此处指受钟声影响的微妙动态。
响尽:声音完全消失。
霜天:覆盖着霜的天空,形容天空的高远与清冷。
永夜:漫长的夜晚。
一禅子:一位禅宗弟子或修行者。
泠然:清凉、宁静的样子。
心境中:内心世界,心灵的状态。
翻译
在寒山之巅的古寺中,远处的钟声悠扬,带来了美妙的风韵。
钟声余音缭绕,月光下的树木随之轻摇,响彻云霄,直到霜冻的天空静谧无声。
漫漫长夜里,一位禅修者静坐,心境清凉而超然物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山巅钟声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画面。"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一句,既设置了场景,又点出了主题——古寺里的钟声在寒冷的山上飘扬,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声馀月树动,响尽霜天空"则是对这钟声影响的描写,钟声穿透了夜晚的寂静,使得连月光下的树木也似乎被唤醒,直至声音消散在广阔的霜天之中。这不仅展示了钟声的宏大,更隐喻着佛法的普度之意。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这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沉静与平和。一个修行者在漫长的夜晚里独自坐禅,心如止水,无波无涟。这是对前述钟声影响下的内在体验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钟声与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澄明的意境。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喜门人见过

床头撩乱读残书,翠竹黄花伴索居。

计拙不知吾道是,家贫偏与世情疏。

坐深微雨清斋冷,看尽行云白昼虚。

寂寞一区扬子宅,侯芭问字复何如。

(0)

阙题

几向风尘问息机,禺阳回首思依依。

浮云不改江山色,流水空教岁月违。

忽讶楼台悬树杪,还惊词赋满岩扉。

故人卜筑真奇绝,何日投簪共采薇。

(0)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其五

指挥铁如意,长笑动山岳。

夜半放光明,溶溶漫碧落。

(0)

秋光赠定光上人

与君秋夜坐,圆月在东林。

不语清人骨,微言印我心。

镜花开一色,莲漏滴知音。

翻怪逃禅客,忘情兴转深。

(0)

遍题朱惟四增置诸胜十二首·其一仙源

高循石磴踏罡风,寻得仙源杳霭中。

怪底寒光浸星月,涟漪疑与绛河通。

(0)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二十二

承殿花深斗鸭栏,红云绿树倒微澜。

鸳鸯鸂□纷相逐,谁侍龙颜倚槛看?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