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生春序,愁霖逼岁昏。
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
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
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
残腊生春序,愁霖逼岁昏。
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
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
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与农人忙碌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季节更替的自然韵律和生活气息。
首句“残腊生春序”,点明时序交替,冬日即将过去,春天悄然来临。残腊,指的是冬末时节;春序,则是春天的序曲,预示着生机的复苏。这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逐渐苏醒。
“愁霖逼岁昏”一句,通过“愁霖”(连绵不断的雨)和“岁昏”(年岁的暗淡),形象地描绘了冬末雨水频繁、天气阴沉的情景,营造了一种略显压抑的氛围。同时,“逼”字生动地表现了雨水对年末时光的压迫感,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接下来的“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新旧交替的景象。小红的花朵在枝头绽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众绿覆盖在枯萎的根茎之上,则展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力的延续。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隐含了生命循环的哲理。
“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则进一步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观。阴冷的山谷中泉水正注入,展现出自然界的活力;而广阔的田野上,水势渐涨,即将浑浊,预示着春雨将至,万物生长的季节即将到来。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换的动态美。
最后,“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农人的生活。向东作,意味着农人们开始了一年的劳作,准备迎接新的耕种季节。百事集柴门,形象地描绘了农家人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场景,柴门的繁忙与外界的宁静形成对比,凸显了农人生活的质朴与勤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末春初自然景象和农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韵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天半朝阳门,鼍钟夕初警。
渐息轮蹄喧,供我独立静。
暗绿交露藤,危墙逼清景。
夐然孤月光,出自海东岭。
洞无微滓飏,旷有妙思骋。
八宝琉璃藏,咫尺上清境。
置梦华阙高,一瞬了万顷。
咳唾成玉霜,飘染蝶衣冷。
射貂方制冠,忧谁寤时耿。
及斯孤夜严,聊为返躬省。
出门数百里,犹作乡里看。
计我在乡里,十年无三年。
前庭新种槐,高已齐屋巅。
后圃野菜多,偶来尝其鲜。
今朝走京洛,计里云三千。
转似初出门,惘惘增烦煎。
高堂视行箧,谋画穷琐纤。
如遣新嫁娘,衣袜务其全。
病妻苦缝纫,皲手不得閒。
竹月已过廊,剪灯犹迟眠。
阿弟散塾归,诸妹行齐肩。
索我市带佩,下及花粉钿。
阿兄他日归,使我身手妍。
小儿三尺长,转侧吾膝前。
倚膝静辄睡,泥膝娇缠绵。
阿爷他日归,读书当连篇。
从知家室乐,富贵难夺权。
慰之欢喜辞,恐使心悲酸。
亦恐悲我心,笑语迭相欢。
天地入残腊,荒草浩平原。
骤转东北风,催上江干船。
上拜高堂亲,高堂无烦言。
但言昨宵语,在尔心腑间。
弟妹及妻子,各各手相牵。
但言君所需,要者裘与毡。
馀置行箧中,一一有绪端。
邻里走相送,饮我酒一樽。
送我至江干,江上潮如湍。
今宵我有梦,梦见江上山。
山下孤城悬,吾屋城南偏。
屋中数灯火,修竹环娟娟。
亦知竹中人,梦我江上烟。
梦我江上烟,梦我沙中田。
田中沙磷磷,江上泉溅溅。
我行日渐遥,我泪空汍澜。
寄语南来鸿,为我书频传。
《别家三十六韵》【清·姚燮】出门数百里,犹作乡里看。计我在乡里,十年无三年。前庭新种槐,高已齐屋巅。后圃野菜多,偶来尝其鲜。今朝走京洛,计里云三千。转似初出门,惘惘增烦煎。高堂视行箧,谋画穷琐纤。如遣新嫁娘,衣袜务其全。病妻苦缝纫,皲手不得閒。竹月已过廊,剪灯犹迟眠。阿弟散塾归,诸妹行齐肩。索我市带佩,下及花粉钿。阿兄他日归,使我身手妍。小儿三尺长,转侧吾膝前。倚膝静辄睡,泥膝娇缠绵。阿爷他日归,读书当连篇。从知家室乐,富贵难夺权。慰之欢喜辞,恐使心悲酸。亦恐悲我心,笑语迭相欢。天地入残腊,荒草浩平原。骤转东北风,催上江干船。上拜高堂亲,高堂无烦言。但言昨宵语,在尔心腑间。弟妹及妻子,各各手相牵。但言君所需,要者裘与毡。馀置行箧中,一一有绪端。邻里走相送,饮我酒一樽。送我至江干,江上潮如湍。今宵我有梦,梦见江上山。山下孤城悬,吾屋城南偏。屋中数灯火,修竹环娟娟。亦知竹中人,梦我江上烟。梦我江上烟,梦我沙中田。田中沙磷磷,江上泉溅溅。我行日渐遥,我泪空汍澜。寄语南来鸿,为我书频传。
https://shici.929r.com/shici/9gWBihz7U.html
梦醒得明月,照见瓶中花。
略有岚气微,笼之如薄纱。
披衣坐相对,坐久月复斜。
远从隔屋溪,去照新绿葭。
葭南出孤树,树上孤巢鸦。
鹭飞偶拍拍,鸦警同呀呀。
寓物有灵境,难为昧者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