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北窗下,了了见云峰。
未释形骸累,徒怀禽尚踪。
晤言清夜月,留客翠微钟。
数亩长荒秽,无心学素封。
闲来北窗下,了了见云峰。
未释形骸累,徒怀禽尚踪。
晤言清夜月,留客翠微钟。
数亩长荒秽,无心学素封。
这首明代诗人王懋明的《湖上隐居秋日漫兴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闲适的隐居生活画面。首句“闲来北窗下”,写诗人于宁静的午后,坐在北窗边,悠然自得。次句“了了见云峰”,则通过窗外的云峰,展现出隐居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
“未释形骸累”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山林,但仍未能完全摆脱世俗生活的牵累,暗示了内心的矛盾和追求。接着,“徒怀禽尚踪”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鸟儿生活的向往。
“晤言清夜月,留客翠微钟”描绘了夜晚与友人月下交谈的场景,以及翠微山中传来的钟声,增添了隐居生活的诗意氛围。最后两句“数亩长荒秽,无心学素封”,诗人表示自己无意追求世俗的富贵,宁愿让几亩土地荒芜,保持内心的清净,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居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忽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当年共醉此桥边,道旧狂歌至暮天。
得句旋题新竹上,移舟还傍乱花前。
君埋尘土骨应化,我逐风波心欲燃。
落日长号感人事,沙头寂寞上渔船。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