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厓二首·其一》
《吊厓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以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澶渊未了百年计,锁钥空教虏使疑。

和议已成宋故事,出师无复汉威仪。

云深落月金牌愤,江驻信潮铁锁悲。

留得乾坤正气在,长风吹雨洗残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以龙所作的《吊厓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民族情感以及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慨。

首句“澶渊未了百年计”,借用了北宋与辽国之间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暗示了长久以来的和平协议并未解决根本问题,暗含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思考。接着“锁钥空教虏使疑”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边防重镇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对敌方意图的揣测与警惕。

“和议已成宋故事,出师无复汉威仪”两句,对比了历史上宋朝与汉朝的不同处理方式,表达了对和平与战争两种策略的思考。宋朝的和议被视为历史上的旧例,而汉朝则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这里既有对历史经验的借鉴,也隐含着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云深落月金牌愤,江驻信潮铁锁悲”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落月”、“金牌”、“信潮”、“铁锁”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又沉重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战场的残酷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哀思。

最后,“留得乾坤正气在,长风吹雨洗残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正义与精神的坚守。即使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变迁,历史的真相与民族的精神仍然存在,如同长风吹拂下的雨水,能够洗净历史的尘埃,揭示出真正的价值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民族情感以及历史正义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以龙
朝代:明

李以龙,字伯潜,号见所。新会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绝迹公车,与弟以麟潜心理学。其学以居敬主静为本,立敦以忠信诚悫为务。卒年九十一,祀乡贤。著有《省心录》、《寒窗感寓集》、《进学诗》。清顾嗣协编《冈州遗稿》卷四、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等有传。
猜你喜欢

古塞上曲七首·其五

帐幕侵奚界,凭陵未可涯。

擒生行别路,寻箭向平沙。

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

不堪登陇望,白日又西斜。

(0)

酬丘光庭

正月十一日书札,五月十六日到来。

柳吟秦望咫尺地,鲤鱼何处闲裴回?

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开。

上言二年隔烟水,下有数幅真琼瑰。

行吟坐读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

壁池兰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时几杯。

鹤龄鸿算不复见,雨后蓑笠空莓苔。

自从黄寇扰中土,人心波荡犹未回。

道殷合眼拜九列,张浚掉舌升三台。

朝廷济济百揆序,宁将对面容奸回。

祸生有基妖有渐,翠华西幸蒙尘埃。

三川梗塞两河闭,大明宫殿生蒿莱。

懦夫早岁不量力,策蹇仰北高崔嵬。

千门万户扃锁密,良匠不肯雕散材。

君今得意尚如此,况我麋鹿悠悠哉。

荣衰贵贱目所睹,莫嫌头白黄金台。

(0)

比红儿诗·其一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0)

寄宜阳兄弟

六年雁序恨分离,诏下今朝遇已知。

上国皇风初喜日,御阶恩渥属身时。

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

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

(0)

诗偈·其一六五

从根诛则绝,从根修则灭。

若能双株断,三乘尽超越。

此非凡夫言,妙吉分明说。

如来所疗治,一差不复发。

(0)

怀陆龟蒙处士

布褐东南隐,相传继谢敷。

高谭夫子道,静看海山图。

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关中花数内,独不见菖蒲。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