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随枯骨葬江滨,报德真怜女子身。
千载断碑空过眼,当时亦有姓曹人。
死随枯骨葬江滨,报德真怜女子身。
千载断碑空过眼,当时亦有姓曹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会稽杂咏七首(其二)》中的部分,以“曹娥江”为题,通过描述曹娥江畔的景致与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首句“死随枯骨葬江滨”,描绘了曹娥为救父而溺水身亡,其遗骸随江水漂至江边的情景,展现了曹娥的英勇与牺牲精神。次句“报德真怜女子身”,则表达了对曹娥以身许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敬佩之情,特别是强调了她作为女性的坚韧与伟大。
后两句“千载断碑空过眼,当时亦有姓曹人”,通过描述千年后的今天,只有残破的石碑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间接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在那个时代,确实存在过一个姓曹的人,即曹娥的父亲,以及曹娥本人,他们的故事虽已远去,但精神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曹娥江畔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精神的颂扬,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
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
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