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蚕丛道,夷犹作短歌。
雨从山半落,云趁脚根过。
出地三千丈,违天尺五多。
携来谢眺句,搔首问如何。
辛苦蚕丛道,夷犹作短歌。
雨从山半落,云趁脚根过。
出地三千丈,违天尺五多。
携来谢眺句,搔首问如何。
这首清代诗人余甸的《冒雨过连云栈》描绘了诗人艰辛跋涉于险峻山道的情景。"辛苦蚕丛道"开篇即写出道路的艰难,如同蚕儿辛勤劳作,暗示了行程的劳累。"夷犹作短歌"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以歌声排解愁绪,展现出坚韧与乐观。
"雨从山半落,云趁脚根过"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间风雨交加、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出地三千丈,违天尺五多"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栈道之高,仿佛直插云霄,挑战着自然的极限。
最后两句"携来谢眺句,搔首问如何",诗人引用南朝文学家谢眺的诗句,表达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仍不忘诗文,以谢眺的才华为激励,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否克服困难的自我质询,显得深沉而富有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冒雨行栈的艰辛与豪情,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清溪东南驰,碍此碧玉峰。
蛟龙夜相宅,奋迅生雷风。
剨开两贝阙,凿翠成珠宫。
坐令空洞处,一水油然通。
泉流百道来,投注万斛钟。
不知深几许,湛若镕青铜。
定应天下稀,岂但湘南雄。
嘉与二三子,叶舟渺相从。
周旋乳盖底,荡漾菱花中。
为我告行客,无为苦匆匆。
小酌清泠渊,洗汝尘坌胸。
往年书到西风凉,病夫随牒天一方。
今年书到玉溪上,暧空白露为清霜。
人生俯仰成陈迹,只有一丘如宿昔。
故乡杰阁公饱山,野寺幽轩我横碧。
石交晓月长庚星,势交飞絮水上萍。
往时玉溪二三老,死生贵贱论交情。
归来访旧其谁羡,程公笔力犹强健。
郑公霜鬓未成丝,挂冠不受儿曹劝。
公于道德犹耕猎,所得不随天下裂。
胸中具眼世莫知,笔端有口公能说。
豹文未省一斑窥,戏逐群儿日课诗。
诗病无人与商略,湔肠浣胃付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