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思凭高一倚楼,青山指点见芳洲。
三江瘴雾长连夏,六月凉风已觉秋。
忆往未须怜楚璞,兴来犹自拭吴钩。
停眸且为苍生喜,预睹西成万宝收。
客思凭高一倚楼,青山指点见芳洲。
三江瘴雾长连夏,六月凉风已觉秋。
忆往未须怜楚璞,兴来犹自拭吴钩。
停眸且为苍生喜,预睹西成万宝收。
这首明代诗人郭棐的《夏昼登南楼》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人在夏日午后登楼远眺,借景抒情,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首联“客思凭高一倚楼,青山指点见芳洲”描绘了诗人独自倚楼远望的情景,青山环绕,芳洲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这里的“青山”不仅指自然之景,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而“芳洲”则寓意着美好与希望。
颔联“三江瘴雾长连夏,六月凉风已觉秋”运用对比手法,将夏季的闷热与秋季的凉爽进行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三江瘴雾的描写,既体现了南方夏季特有的气候特点,也暗含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颈联“忆往未须怜楚璞,兴来犹自拭吴钩”转而表达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这里“楚璞”比喻未经雕琢的璞玉,象征着过去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或潜力;“吴钩”则是古代兵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激情与准备。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可能错过的机会感到遗憾,但对未来充满期待,并准备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
尾联“停眸且为苍生喜,预睹西成万宝收”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他停下凝视,心中满是对百姓丰收的喜悦,预见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认同,也是诗人理想主义情怀的体现,表达了他对和谐社会和人民幸福的深切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个人情感以及社会民生的多维度关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的作品。
上人吾邻人,趺坐中竺岭。
澹然观朝露,月落万籁静。
丰林始如沐,萎萃飒以冷。
石床仰嵌窦,馀滴下微影。
世皆汨尘劳,天或示短景。
忘言理深诣,收视妙独领。
茂陵和玉屑,有愐鹤知警。
云深粥鱼鸣,盂钵躬自整。
苍梧月落乌号霜,寒泉幽凝金井床。
绮疏光流大星白,梦惊万里长城亡。
女郎报父收囹圄,匍匐将身赎无所。
官家圣明如汉主,妾心愧死缇萦女。
井临交衢下通海,海枯衢迁井不改。
银瓶同沈意有在,万岁千春露神采。
魂今归来风泠然,思陵无树容啼鹃,先王墓木西湖边。
城角初升旭日暹,舵楼东向起遐瞻。
鳌头直下痴云暗,鹢尾徐开破浪恬。
野色微明金水曲,清江隐见玉山尖。
雨收幕燕檐牙起,风飐樯乌帆腹添。
波影白翻鸥个个,烧痕青出麦纤纤。
弋来野鹜毛全蜕,笱得冰鱼口尚噞。
解箨上萌莲菂苦,泼醅新盎蜜脾甜。
避船好鸟机先识,入座江花手自拈。
未必江山惟客有,也知吏隐许吾兼。
桃花不隔仙源路,诗就宁辞晷刻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