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名传翰墨馀,白头空有读残书。
南荒秋早逢摇落,四海人多问起居。
塞下当年曾失马,钓丝终岁竟忘鱼。
八哀此日还成赋,惭愧先生识面疏。
朝野名传翰墨馀,白头空有读残书。
南荒秋早逢摇落,四海人多问起居。
塞下当年曾失马,钓丝终岁竟忘鱼。
八哀此日还成赋,惭愧先生识面疏。
这首挽诗《萧海钓文明先生挽诗》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感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格的崇高评价。
首联“朝野名传翰墨馀,白头空有读残书”描绘了逝者在生前以文墨著称,其名声不仅在朝堂上广为流传,也影响到民间。然而,如今他已白发苍苍,只能在书籍中寻找往昔的痕迹,表达了对逝者才华与岁月流逝的感慨。
颔联“南荒秋早逢摇落,四海人多问起居”进一步描述了逝者晚年的生活境遇。南荒之地,秋风早至,万物凋零,象征着逝者生命的衰败。同时,四海之内的人们仍关心他的生活起居,体现了逝者生前的影响力和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颈联“塞下当年曾失马,钓丝终岁竟忘鱼”运用典故,暗示逝者年轻时有过失意或挫折的经历,如同在边塞失去战马一般。而晚年则专注于垂钓,忘记了鱼的存在,可能寓意着逝者在晚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八哀此日还成赋,惭愧先生识面疏”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在逝者去世的这一天,诗人写下了这首挽诗,但遗憾的是,自己未能在逝者生前与其深入交往,感到十分惭愧。这既是对逝者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也是对自己未能充分了解和珍惜与逝者相处时光的自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生轨迹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与逝者关系的反思与遗憾。
乘蹻万里外,言造太微庭。
云霞曜朱阙,日月夹丹棂。
群后俨金止,仙女纷玉亭。
随风列以雨,出窈而入冥。
沆瀣飞素液,芝草不复零。
虹霓为我带,杂佩摇华星。
濯缨河汉流,清波正泠泠。
俯视世间人,汎汎如浮萍。
三星跂相视,新月拳素光。
两宫高自出,双阙遥相望。
云霞绚河汉,机杼成文章。
罗帏彯四座,华烛摇中堂。
主人前进酒,弹瑟为清商。
流猋激长夜,杀气陨严霜。
萧萧堕白发,翩翩曳衣裳。
男儿不憔悴,谁知在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