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八》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八》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客从洛浦至,遗我合欢衾。

中有长相思,缘以结同心。

芙蓉发文彩,鸳鸯厉哀吟。

游子正无衣,天气复已阴。

故人此属意,徘徊独至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远方游子的关怀。开篇“客从洛浦至,遗我合欢衾”,描述了一位友人从洛水之滨来,赠予诗人一床象征着爱情与和谐的合欢衾,预示着情感的交流与温暖的传递。接着,“中有长相思,缘以结同心”点明了这床被子内含着深深的思念之情,象征着两人之间不离不弃的心意。

“芙蓉发文彩,鸳鸯厉哀吟”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被面比作盛开的芙蓉,色彩斑斓,鸳鸯则象征着爱情中的伴侣,它们的哀吟似乎在诉说着分离的痛苦与相思的煎熬。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挂念。

“游子正无衣,天气复已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游子在外漂泊,可能衣衫单薄,而此时又逢阴雨天气,更加凸显了游子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喻了游子内心的凄凉。

最后,“故人此属意,徘徊独至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期待。即使友人已经离去,但那份情谊却如同被子一般,温暖而持久,让诗人独自徘徊,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友情与爱情的美好,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读来令人动容。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发京师二首·其一

驱车彰义门,遥望郭西树。

冠盖耀青云,车马夹广路。

威风何赫奕,各蒙五侯顾。

回飙动地起,白日倏巳暮。

弃掷委蔓草,荣华若朝露。

良无金石交,人生岂常故。

絺绤足禦冬,谁念纨与素。

忾彼白华篇,气结不能愬。

(0)

双溪方伯夏初见过就饮石几留诗次韵

舅家石几何玲珑,瑶色金姿花树丛。

拂玩自成今日会,扣歌真见古人风。

苍烟野径双樽里,碧簟凉云小阁东。

独喜馆甥重有处,百年吟卧此心同。

(0)

淑人大祥奠柩前用乙亥韵

忽忽流光又此辰,此中何意复经春。

君应地下怜诸幼,我合愁中过六旬。

五鼎不消明镜恨,一灯翻忆布衣贫。

东风得与同归便,自斸青松荫两坟。

(0)

初度前一日有感

君年六十我为寿,六十明朝谁寿侬。

岁月不知人事并,儿童刚道酒杯重。

牛眠未了山头事,蝶化难追梦里踪。

惟有旧时明镜在,一番惆怅掩芙蓉。

(0)

送张豫卿赴汝宁推官

淮南淮北万重山,悬瓠城高紫翠间。

月旦有评乡俗美,农桑无隙讼庭閒。

青云骥足当千里,红日龙楼在九关。

好竭明清赞钦恤,对花翘首望君还。

(0)

送钱子中赴南监

西风淅沥吹衣裳,天衢回首江云长。

平生拾芥看朱紫,半醉拂剑飞冰霜。

龙山朝日自佳气,石城秋月还清光。

明年此时桂花下,路人共指砖桥郎。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