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淡风轻养物华,老天将此付诗家。
人情巧似营巢燕,春意忙于赴壑蛇。
寂寞兰亭空有感,凄凉金谷竟谁誇。
绝怜狂甚樊川杜,枉杀吟情豆蔻花。
日淡风轻养物华,老天将此付诗家。
人情巧似营巢燕,春意忙于赴壑蛇。
寂寞兰亭空有感,凄凉金谷竟谁誇。
绝怜狂甚樊川杜,枉杀吟情豆蔻花。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情感寄托。首句“日淡风轻养物华”勾勒出初春时节,阳光温和,微风轻拂,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紧接着,“老天将此付诗家”则表明这美好的景象似乎是大自然赋予诗人的灵感源泉,让他们得以吟咏。
接下来的“人情巧似营巢燕,春意忙于赴壑蛇”细腻描绘了燕子精心筑巢和蛇类在春天繁殖的场景。这里的人情巧指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既表现出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智慧,也映射出了人类的感情世界。而“春意忙于赴壑蛇”则展示了蛇类在春季活跃寻找伴侣的情形。
然而,在这生机勃勃之中,不免也蕴含着诗人的一种寂寞与凄凉。如“寂寞兰亭空有感,凄凉金谷竟谁誇”所示,兰亭虽美,但若无人共享,便只剩下孤独的感慨;而金谷(可能指的是黄金般的谷地)之所以凄凉,是因为缺乏能够欣赏和分享这景致的人。
最后,“绝怜狂甚樊川杜,枉杀吟情豆蔻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投入。樊川(可能指的是某处的溪流)中的杜鹃啼叫,其凄厉之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而“枉杀吟情豆蔻花”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豆蔻花上,通过吟咏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看,此诗不仅描绘了春日之美,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使得这首诗既有生机,也带有一丝寂寞和凄凉。
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
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
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
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
雨霁岩前雾,香飘树杪风。
云随仙仗白,花映御衣红。
景属阳和后,恩覃化育中。
临高须刻石,长此纪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