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空庭白昼明,虚斋独坐听流莺。
春风不道官衙冷,依旧青青蔓草生。
雨过空庭白昼明,虚斋独坐听流莺。
春风不道官衙冷,依旧青青蔓草生。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庭院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独自静坐时的内心感受。首句“雨过空庭白昼明”以雨后的明亮反衬出环境的清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清明。接着,“虚斋独坐听流莺”一句,通过听莺鸟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中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春风不道官衙冷”这一句,看似在描述春风吹拂下的官衙景象,实则暗含了诗人对官场冷暖世态的感慨。这里的“冷”不仅指物理上的温度,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对官场冷漠、世态炎凉的深切体会。最后一句“依旧青青蔓草生”,以蔓草的生机勃勃,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希望,与前文形成对比,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存的期待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独坐》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宁静与美好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吾生多园居,雅性爱水木。
朅来居宣南,高斋饶槐竹。
林薄既森翳,业蔓并争育。
蚊虻浩辐凑,甍甍满耳目。
大者如苍蝇,虎飞食人肉。
嗟此翘椅桐,台阁交荫瞩。
祗许白凤皇,飞鸣掂其足。
幺么尔何物,乃亦此巢宿。
誓当聚火焚,扫除命僮仆。
秽草皆捐涤,绝汝凭藉属。
大扇摇清风,卧簟书可读。
觉海性元澄,云何泡沫聚。
境界风所吹,虚壑自相鼓。
认沤岂全潮,识流匪异体。
谁为达观者,真源亦无取。
水性本无泡,激流遂聚沫。
即异成貌状,消散归虚豁。
君子识根本,安事劳与夺。
愚俗骇变化,横复生欣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