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见奇童髧两髦,遽惊名誉众推高。
东山子弟家风在,西汉文章笔力豪。
方看凌云驰騄骥,已嗟埋玉向蓬蒿。
追思阳夏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
忆见奇童髧两髦,遽惊名誉众推高。
东山子弟家风在,西汉文章笔力豪。
方看凌云驰騄骥,已嗟埋玉向蓬蒿。
追思阳夏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悼念谢景平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故友才华横溢、早逝的感慨。首句“忆见奇童髧两髦”描绘了对谢景平少年时期的记忆,髧两髦形容其孩童时的秀发,显示出他的非凡气质。次句“遽惊名誉众推高”则强调了他在年轻时就已名声大噪,备受推崇。
“东山子弟家风在”借用东晋名门望族的典故,赞美谢景平家族的优良传统和他自身的才学风范。接下来,“西汉文章笔力豪”进一步赞扬他的文采,以西汉雄浑的笔力来形容他的文字风格。然而,“方看凌云驰騄骥”暗示他如同骏马般有远大前程,却突然“已嗟埋玉向蓬蒿”,感叹其英年早逝,如美玉般被埋没在荒草之中。
最后两句,“追思阳夏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谢景平共游阳夏的美好回忆,以及面对故人离世的悲痛之情,泪水浸湿了衣袍。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人才凋零的惋惜。
问昭亭、故迹遗留多少。
有良朋、青鞋布袜,穿云烂漫寻讨。
爱苍霞、翩然放杖,仰层峰、高挂啼鸟。
碧瓦朱栏,飞楼涌殿,夜游秉烛,催觞到晓。
步荒祠、欲呼谢李,冥冥苍苔悄。
凌风去、齐州九点,长空飘渺。
但绝顶翠微未上,夹路苍髯犹小。
好重来、追寻奇趣,丹梯那便龙鳞老。
蹭蹬归期,安排诗律,破除万事深杯好。
更回首、白龙黄鹤,仙迹天南绕。
崚嶒处,石耸遗坛,麻姑仙爪。
烟生芳草。斜阳外,尺书可来天表。
空庭懒妇正心惊,齐女吟声悄。渐叶叶、梧桐报晓。
银床金井苔痕小。
见月浪横天,又鹦鹉、侵霜欲语,檐花相照。
此际肠断伊人,西风捲透,一点梦魂难到。
晴窗如雨滴愁声,动孤眠怀抱。
似别院、哀筝响急,四弦槭槭离鸾调。
争奈铜龙漏彻,听过三更,雁飞多少。
四海珠盘走。羡英游、才名意气,乔松同寿。
曾过青溪金粉地,香重一围罗袖。
花雾下、横参转斗。
燕子红笺谁谱曲,与诸君、抚掌兼挥肘。
钩党梦,醒何有。攀条休怅桓公柳。
未消磨、千林酒月,百年文烟。
丝绣平原宾客到,绿水朱栏依旧。
旷达士、天难衰朽。
况对齐眉鸾凤侣,指佳儿、肯锁春樽口。
乘驷马、坐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