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垂跌又平过,宿处扪心幸盖多。
初月曲如钩倒挂,长江平似镜新磨。
四听群动诒音寂,中有一禽呼字讹。
万念俱灰眠即熟,终宵无梦入南柯。
危机垂跌又平过,宿处扪心幸盖多。
初月曲如钩倒挂,长江平似镜新磨。
四听群动诒音寂,中有一禽呼字讹。
万念俱灰眠即熟,终宵无梦入南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舟入平流》,描绘了舟行江上的宁静与祥和。首句“危机垂跌又平过”,形象地写出船只在江面起伏中经历波折,但最终平稳渡过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接下来,“宿处扪心幸盖多”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安到达泊岸的庆幸之情。
“初月曲如钩倒挂,长江平似镜新磨”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初升的弯月比作倒挂的银钩,长江则平静得如同新磨的铜镜,展现出夜晚江面的静谧之美。诗人通过视觉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
“四听群动诒音寂,中有一禽呼字讹”进一步刻画了环境的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这份静谧,但声音并不整齐,似乎带有某种意外的韵律,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万念俱灰眠即熟,终宵无梦入南柯”,诗人表达出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后,内心归于平静,夜晚能够安然入睡,连梦境都变得简单而无杂念,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舟行江上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心境。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
万木青杉一手栽,满堂白佛九天来。
〈仁宗初年,有僧手种万杉,特为建此寺,仍以禁中佛赐之。
〉涓涓石溜供厨足,矗矗山屏绕寺开。
半榻松阴秋簟冷,一杯香饭午钟催。
安眠饱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唤始回。
秋风下,黄雀飞。
禾田熟,黄雀肥。
群飞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顷禾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徼举辄违,乘时席势不可挥。
一朝风雨寒霏霏,肉多翅重天时非,农夫举网惊合围。
悬颈系足肤无衣,百个同缶仍相依,头颅万里行不归。
北方居人厌羔豨,咀噍聊发一笑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