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入平流》
《舟入平流》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危机垂跌又平过,宿处扪心幸盖多。

初月曲如钩倒挂,长江平似镜新磨。

四听群动诒音寂,中有一禽呼字讹。

万念俱灰眠即熟,终宵无梦入南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píngliú
sòng / céngfēng

wēichuídiēyòupíngguò宿chùménxīnxìnggàiduō

chūyuègōudǎoguàchángjiāngpíngjìngxīn

tīngqúndòngyīnzhōngyǒuqíné

wànniànhuīmiánshúzhōngxiāomèngn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舟入平流》,描绘了舟行江上的宁静与祥和。首句“危机垂跌又平过”,形象地写出船只在江面起伏中经历波折,但最终平稳渡过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接下来,“宿处扪心幸盖多”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安到达泊岸的庆幸之情。

“初月曲如钩倒挂,长江平似镜新磨”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初升的弯月比作倒挂的银钩,长江则平静得如同新磨的铜镜,展现出夜晚江面的静谧之美。诗人通过视觉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

“四听群动诒音寂,中有一禽呼字讹”进一步刻画了环境的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这份静谧,但声音并不整齐,似乎带有某种意外的韵律,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万念俱灰眠即熟,终宵无梦入南柯”,诗人表达出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后,内心归于平静,夜晚能够安然入睡,连梦境都变得简单而无杂念,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舟行江上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心境。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游庐山山阳七咏 白鹤观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

(0)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万杉寺

万木青杉一手栽,满堂白佛九天来。
〈仁宗初年,有僧手种万杉,特为建此寺,仍以禁中佛赐之。
〉涓涓石溜供厨足,矗矗山屏绕寺开。
半榻松阴秋簟冷,一杯香饭午钟催。
安眠饱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唤始回。

(0)

试院唱酬十一首 观试进士呈试官

松庭散朝日,棘户启秋风。
鹄鹭纷来下,旌旗俨未攻。
驰词看倚马,余力送征鸿。
逸足谁先到,孤标想暗空。
晶荧双镜并,高下片言公。
老病方耽睡,飞沉一梦中。

(0)

筠州二咏 黄雀

秋风下,黄雀飞。
禾田熟,黄雀肥。
群飞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顷禾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徼举辄违,乘时席势不可挥。
一朝风雨寒霏霏,肉多翅重天时非,农夫举网惊合围。
悬颈系足肤无衣,百个同缶仍相依,头颅万里行不归。
北方居人厌羔豨,咀噍聊发一笑欷。

(0)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药苗。
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0)

绩溪二咏 翠眉亭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