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林秋瑟瑟,行尽早行天。
野戌少人影,孤舟何处烟。
残星曙萤畔,古驿水凫边。
早赴还山约,呼儿收秫田。
皂林秋瑟瑟,行尽早行天。
野戌少人影,孤舟何处烟。
残星曙萤畔,古驿水凫边。
早赴还山约,呼儿收秫田。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皂树林中出发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孤独之美。首句“皂林秋瑟瑟”以瑟瑟之声渲染出秋天早晨的寂静氛围,皂林作为背景,给人一种深沉而略带萧瑟的感觉。接着,“行尽早行天”点明了时间之早,行人独自行走在天际线之前,画面感强烈。
“野戌少人影”一句,通过“野戌”这一军事化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与人迹罕至,只有稀疏的人影点缀其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独。紧接着,“孤舟何处烟”将视线从陆地转向水面,孤舟漂浮在烟雾之中,仿佛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残星曙萤畔”描绘了天空中残留的星星与晨光中的萤火虫相伴,两者虽微小却富有生命力,为清晨的宁静增添了一抹生机。“古驿水凫边”则将视角拉回地面,古老的驿站旁,水面上鸭子悠闲游弋,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最后,“早赴还山约,呼儿收秫田”表达了诗人急于赴约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农事的关注。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时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以及人物内心的急切与对生活的关注,是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卷。